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参考图书·左翼文化 -> 〔英〕本·法因、劳伦斯·哈里斯《重读〈资本论〉》(1979)

1.《资本论》的方法与结构


1.1 资本循环
1.2 抽象方法
1.3 生产决定论
1.4 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
1.5 《资本论》的结构
1.6 争论的焦点


1.1 资本循环


  在这本书里,我们陈述并参与了马克思主义者之间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研究的争论。这种生产方式是马克思成熟著作(特别是《资本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对象,他运用特定的唯物主义方法研究了它。我们以马克思的著作作为评价这种争论的仲裁标准,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的结论是不可争议的,除非以后的撰述必须根据马克思的方法来评判。如果某种特殊理论(如一批新李嘉图主义者)提出了与马克思相反的结论,我们首先要问它是否与马克思的方法相冲突;如果相冲突,我们就要判断,是否有任何理由认为这种可选择的方法更好。
  因为在我们的判断标准中,马克思的方法具有重大意义,所以在作为本书开篇的这一章里,我们提出了它的主要特征。这一工作就其性质来说是相当枯燥的。为了克服这一点,赋予所涉及的思想(抽象程度、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等)以内容,我们将以产业资本的循环来说明之。正因为资本是“资产阶级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力量”,资本循环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分析的核心,所以这一节的其余部分描述了这种循环。
  资本就其自身来说是一种社会关系,尤其是包含价值自我增殖、剩余价值的生产、占有和积累的社会关系。资本作为自我增殖的价值,本质上是一种过程,是价值再生产和生产新价值的过程。换句话说,资本是一种再生产作为资本自身的过程中的价值,因为是一种过程,所以它处于运动状态之中。资本的循环描述了这种运动,它表明了资本在其循环或再生产过程中采取不同形式的事实。社会关系体现于资本相继地采取和放弃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形式之中。
  如果我们从货币资本(M)开始,它要与商品(C)相交换,商品(C)的一部分,是由物质生产手段(MP)所构成的,其价值是不变资本(C);另一部分是由劳动力(LP)所构成,其价值是可变资本(V)。这些生产要素是通过交换而结合到一起来的,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方法。它们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进行生产,而且在循环的这个阶段,资本采取了生产资本的形式。生产过程的结果是创造出由资本家所占有的新商品(C′),由此资本采取了商品资本的形式。这些商品的价值大干所投入的商品的价值,这种超额部分是是由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所生产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部分。结果是商品含有剩余价值,当它们出售换成货币(即交换或实现),资本又重新采取了货币形式(M′),但其数量超过了循环开始时的货币资本量。这种循环可以表示如下:


  这里m表示M′和M之间的差额。
  马克思把这种循环分为两种活动领域。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结合生产出新商品的活动,即发生在生产领域,在循环中处于C(MP,LP)……P……C′阶段的活动。商品出售和作为投入的商品的购买活动C′——M′——C(MP,LP),发生于交换领域。虽然这两种领域是有区别的,但资本循环包含着两者统一的必要性。因而资本只能从循环的角度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虽然在这一时刻,这种统一的特点表现为剩余价值生广:和实现活动的简单划分,但在整个经济再生产过程中两种领域的统一则是复杂的。
  到目前为止,我们只考虑了个别资本的产业循环。但是这是以其他个别资本循环的存在、与该资本在货币和商品形态上相交换,以及劳动力作为商品的再生产(也即生产中阶级关系的再生产)等等假定为前提的。因此,对于理解资本主义经济结构来说,只有对生产和交换领域的认识是不够的。除此之外,马克思引入了分配的概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价值在各阶级之间的分配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了生产和交换领域,因而它只能理解为生产和交换的复杂结合。
  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中对此有所论述。他的结论是,“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不是同一的,但它们都构成了总体的组成部分,在统一体中有所区分。生产不只是对自身占统治地位……而且对其他部分来说也是如此……,有什么样的生产就有什么样的消费、分配和交换以及这些不同要素之间的一定的关系。然而,不可否认,生产本身是由其他要素决定的……在不同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的影响。”因此,用最近时髦的语言来说,生产、交换和分配被看作是整体结构的组成部分,在整体中生产是决定性的,但其他领域是相对自主的,每一领域对其他领域都有影响。这提出了要探究经济活动领域之间的关系的问题。对现代许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来说的一个共同的缺陷,就是他们不能从整体上把握这个复杂的结构,并且带有这样或那样的偏见分析它,以忽视某种领域为代价而强调另一些领域。这种偏见不能仅仅通过附加忽略的因素而得到修正,因为这些因素一贯地从一开始就是缺少的,只能通过总体上的分析的重建得到恢复。

1.2 抽象方法


  我们现在能够考虑,对马克思来说,什么构成科学的方法,并用它来阐明资本循环。众所周知,马克思把科学解释为透过事物的表象探求知识的过程,“如果事物的本质与现象直接一致的话,所有的科学都成为多余的了”。但是透过表象的探求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首先,处于表象后面的现象(或这种现象的观念),并不是那么简单地在那里等待着被发现。从复杂表象世界的经验以及从科学上和思想上试图理解这种经验出发,科学的任务在于创造出与隐敝现象相适应的概念。其次,科学不单纯地停留在把隐藏的基本现象加以概念化的阶段,它的任务在于创造出关于在日常经验中明显的、可观察到的和概念化的现象是如何决定和发生的知识。
  在马克思的方法中履行了科学的这些任务。在《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把方法说成是从复杂的表象世界出发,构筑最简单的、高度抽象的概念。从这些概念开始,由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内部矛盾,复杂的概念日益发展,直到表象世界的复杂性在思想上和文字上再造出来。重要的一点是,这个过程既不是独立干现实而只在思想上存在的纯理念,也不是武断的。相反地,所形成的概念和它们的逻辑次序与物质世界是相符的。抽象的过程可以用资本的例子加以说明。商品和货币的概念是相对简单的,是高层次的抽象(虽然不是处于同一抽象水平,因为货币是以商品的存在为基础的),但通过这些概念的发展以及它们与价值的生产和增殖相联系,资本的概念就产生了。阂此资本及其形式如货币资本、商品资本是比货币和商品更复杂的概念。这不只是在观念上,而且在现实上也是确实的。实际上,在资本中所包含的社会关系对商品、交换和货币来说不是必要的前提,但对资本主义社会关系来说,却是必要的前提。
  另一个马克思的抽象法的特别重要的例子,是把资本循环划分为不同的领域。资本循环的基本之点是生产和交换领域的统一: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是资本的本质职能,生产和交换是相互影响的。但是,马克思是通过抽象掉交换而创造出资本主义生产理论,抽象掉生产而创造出商品交换理论,从而构筑了作为整体的资本循环概念的。
  我们将要考虑的抽象过程的最后一个例子,是这样的事实:产业资本的循环就其本身来说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其思想是抽象掉竞争的存在而形成的。社会资本作为整体的循环被看作是总资本。总资本循环可以被设想为个别资本的循环,如果个别资本被看作是总资本的简单的代表部分。但是,事实上,个别资本的循环是以其他个别资本的循环和它们之间竞争性交换的存在为前提的。个别资本是抽象掉竞争而成的概念,因此可以把它作为总资本来对待。但是,既然已经形成了这个概念,于是就把个别资本的循环转换成有竞争存在下的概念,并与资本的循环结合起来。再次,这种思维过程是与现实过程相并而行的,实际上资本之间的竞争是以总资本的循环为基础的(就独立的竞争来说它是个别资本的循环),因为如果在这种简单的循环中没有包含资本和劳动的关系,资本之间的竞争是不可能存在的。与之相关的事实是,生产和交换领域甚至在结合起来时,也是抽象掉分配而存在的相对简单的概念。在这些领域(连同资本和劳动之间、资本之间的竞争)的基础之上,价值在各阶级之间以及各阶级内部的分配被分析了。

1.3 生产决定论


  在马克思的经济分析中,一个主导思想在他的陈述中占统治地位,即生产领域对整个经济来说是基础:
  “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并不是同一的,但它们都是整体的部分,在统一中相区别。生产不只是预先决定自身,而且也决定了其他要素。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和交换。以及这些不同要素之间的一定的关系。”
  这是一个十分有争议的思想。许多经济理论含蓄地否认它的有效性,有的则明确地表示疑问,例如霍吉森(1977)。理解这一点对理解马克思的抽象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对于诸如生产这类概念,作为资本循环的要素,只能理解为是抽象掉交换和分配的生产(因为与这些其他领域连接起来的生产是整体的循环,而不是其要素之一)。
  为了理解生产领域这个简单的概念,必须明白,“抽象掉交换和分配”,与“忽视交换和分配”是不一样的,也不能做出它们是不存在的假设。相反,作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分配是基于工资劳动的。但是在诸如资本主义生产这类概念中,马克思是在只存在最基本的交换形式(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交换)以及交换顺利进行(比如没有实现的危机)的情况下关心生产过程。同样地,在生产的分析中,假定只存在着最基本的分配关系(工资等于劳动力的价值)。
  伴随着生产领域概念的澄清,也就有必要澄清生产领域决定论的含义了。马克思清楚地指出,生产与交换和分配不是一种简单的因果关系:“然而,生产本身公认也是由其他要素决定的"。各个领域都是相互影响的,但是在基本意义上生产决定着整个经济过程。然而,“基本意义上决定”或“最终起支配地位”指什么呢?软弱无力的解释是,没有生产就不可能有交换和分配,对于这样的说明几乎是没有争议的。强有力的解释是,在特定的生产关系的基础上产生出特定的交换和分配方式。
  这种解释是我们维护价值分析的基础(法因和哈里斯,1977),下面我们将回到这一点(第二章)。要点是因为称作生产领域的抽象明确地考虑的只是在工人和资本家交往的简单形式中的交换,它论述的是不被资本家自身之间的斗争(如果我们考虑完全竞争交换,那将必须引入这种斗争),或者其他阶级、集团、阶层之间的斗争复杂化的两大阶级之间的斗争。这种处于生产领域核心的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对抗性关系是资本主义与其它生产方式的不同之处。在这种特定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基础之上,因而在剩余价值生产的基础之上,产生了特定的资本主义交换与分配的关系。例如,利润率平均化是一个分配规律,这个规律对于马克思来说,除非(在生产领域中)剩余价值被生产了和(在流通领域中)转化为利润了,否则是没有意义的。在这个例子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特定的资本主义交换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存在是基于劳动和资本相对抗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确保了剩余价值的生产。然而,这个例子也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生产的剩余采取剩余价值的形式而不直接采取利润形式以至于交换和分配不依赖于生产,但却与之相关联呢?我们在下面(第二章)讨论由霍吉森(1977)提出的这个问题。
  然而,说特定的资本主义交换和分配形式是基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存在,并不象这些领域的历史是由生产的历史所决定这种说法那样强而有力。但是,经济的波动和演化即使在交换(有效需求的交换)或分配(利润率的变化)方面得到表现,而它们仍然是由生产决定的,这种强硬的说法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生产决定论的说法。上述引言(第5页—一译者),在马克思看来,是指交换和分配对生产也有一定影响:产生于信贷体系的崩溃和因而发起于交换领域的有效需求的下降能够引起生产危机,产业资本利润率的下降象是产生于分配领域。但马克思的解释是,这种情况的发生不是基于资本主义发展规律,而是相反,生产领域的情况决定发展;即使,例如,经济危机首先表现为需求的下降或利润的下降,而这一般地也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生产发展的结果。再次,这只能是在马克思抽象方法基础上可以理解的东西,因为这只是通过把交换和分配中的发展与生产相分离,以致前者对后者的依赖能够被推理和推断。我们将在稍后讨论利润率趋于下降规律时(第四章)再回到这一点。
  于是这里有两种层次结构,一种是在思想中产生的由简单到复杂、从高级到低级抽象水平运动的概念层次。另一种是现实层次,即实际现象之间决定因素的实际关系。这两种层次在任何简单形式上都不是直接相适应的,但在它们之间有一种确定的和必要的关系。之所以不存在简单的适应关系,可以由这样的事实加以说明,即虽然在现实中商品交换和货币的行为是由资本积累决定的,但在概念层次上,马克思不得不首先分析商品和货币(然后在资本概念的基础上转换概念)。两个层次间必要关系的存在来自这样的事实,即概念抽象水平的层次不是任意的。作为现实的理论,概念同时是该理论的产物,因而与所分析的现实有一种确定的关系。这并没有对理论的“真实性”提供保证,但同时它排除了任何层次的概念同任何其他概念都是同样好的相对主义观点。现实中,决定因素的层次可以表达为生产是决定因素,但是对马克思来说,这不只是分析的结论,而是分析的出发点(这就是概念的关系不只是理论,而且是理论的产物)。正如马克思在关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著名陈述的开始所明确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生产决定论是:“我得出的一般结论……,一旦得出这种结论,在我的研究中它将继续作为主线发挥作用”。这种生产决定论的原理可以作为历史的一般原理,但是它发挥作用的确切形式对每一种生产方式都是特定的。每一种生产方式在生产、分配和交换的关系上都有一特定的结构。更确切地说,经济再生产构成要素的每一种要素都不能解释为一般概念,而只能看作是某种特殊生产方式所特定的。做为一个例子,交换只是在某种生产方式而不是其他的生产方式中由市场关系构成的。又如,在奴隶制生产方式中两性的再生产可以包括在生产中,而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则不包括。值得说明的是,概念和实际范畴的这种特定性排除了关于生产方式的一般理论的可能性,比如象巴利巴尔在他和阿尔图瑟的合著(1970)中所试图做的。对巴利巴尔来说,一种生产方式与另一种生产方式之所以不同,是因为普遍范畴(劳动者、非劳动者和生产手段)组合的方式不同。这里就忽视了存在十每一种生产方式的现象范畴的特定性。

1.4 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


  正如我们在本章开头所做的,当我们说我们综览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争论时,我们提出的问题是,什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或者一种生产方式是否是资本主义的?这是一个抽象法方面的问题。
  马克思在几种意义上使用了生产方式这个概念。有时是特指生产,有时指整个经济过程,有时指包括政治、意识形态以及经济关系的所有社会关系。跟随阿尔图瑟和巴利巴尔的合著(1970)以及波兰扎斯(Poulantzas)的著作(1973),我们采用后一种广义生产方式概念。但是不论是狭义的还是广义的概念,重要的事情是马克思把它作为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我们生活在其中的社会自身不是一种生产方式,它也不能在生产方式这个概念的所有复杂性中再生产出来。反之,我们实际生活在其中的社会的概念,是诸如“1978年的英国"一样的某种特殊社会形态,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则是一个更一般和更抽象的概念。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由生产力技术和生产关系以及它们两者结合的方式所规定,所有这些都是特定于资本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结合方式是说生产关系是决定因素。特别是在发展成熟阶段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生产力的特点是机器生产,与此相适应的是劳动实际隶属于资本的关系〔关于这一点,可参见布赖顿(Brighton)的《劳动过程的组织》(1977)和《资本论》第一卷附录(1976)〕。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以生产手段的分配和控制为特征的,即生产手段和劳动产品的所有者不是工人,而工人只拥有作为商品的劳动力。在这些概念的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理论,并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规律。但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英国社会形态(或世界或任何其它社会形态)不是—回事,它的发展规律与英国历史也是不一样的。有两件事实足以说明这一点。一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关于两个阶级即资产骱级与工人阶级(资本所有者和劳动所有者)之间关系的理论,而社会形态在其中也包含了其它阶级,例如小资产阶级和农民。二是,社会形态的历史是按照一定的年代和一定的顺序展开的,这个顺序使一个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与另一个社会形态区别开来。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规律与任何时间序列无关,而是普遍适用的。然而,应该注意的是,生产方式的概念是一个有争论的课题。对这个概念系统的批评来自欣得斯(Hindess)和赫斯特(Hirst)的著作(1977),以及卡特勒(cutier)、欣得斯、赫斯特和胡西安(Hussian)的著作(1977、1978),我们在此将不讨论这种争论,但请参见哈里斯(Harris)的著作(1978)。
  如果社会形态的思想比生产方式这个简单、高度抽象的思想更复杂,我们不得不详细说明这二者之间的关系。阿尔图瑟在其著作(1969)以及他和巴利巴尔的合著(1970)中认为,任何特定的社会形态是不同生产方式的结合。例如,二十世纪的法国是这样一种社会形态,其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但也包含有其它生产方式,农民的存在就是明证,农民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是一个没有什么作用的阶级。因而在这个概念中,一种社会形态是一个完整的社会实体,这个实体是几种生产方式、更多的基本社会总体相互结合起来的产物。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支配其他组成方式的产物。应该强调的是,在认为社会形态是不同生产方式相结合的产物时,我们的意思并不是说它们是不同生产方式的简单堆积。相反,象波兰扎斯(1975)所认为的,社会形态是其组成生产方式存在的条件。还应该注意的是,虽然通常用一个“民族”或民族国家来确定一种社会形态,但这是不正确的。一种社会形态可能是一批民族社会形态(甚至世界),或者可能比一个民族国家小。
  在本书中,我们集中于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不是某种社会形态。然而,将看到(第7、8、9章),这并不是把分析限定在一种静态的形式化的概念上,这种分析对于社会形态上存在的区别、阶级的分层、信贷结构的发展以及国家的形态等等什么也不能说明。相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期促使马克思主义者并使他们能够理解这些。
  虽然我们在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之间进行了区分,其中一个概念的抽象水平高于另一个概念,但我们认为,把其中某一个作为社会整体独一无二的确定概念是不正确的。也就是说,把只是作为两种抽象水平的东西相互对立起来是错误的。正象阿尔图瑟(Althuser)和波兰扎斯(Poulantzes)所做的那样,一个是属于生产方式,另一个属于社会形态。不是强行从非常高的水平跳到一个低的抽象水平,具体的社会形态概念是按照从最抽象的概念不断向较低抽象的概念的推演,直到具体的社会形态概念形成为止的程序产生的。例如,最抽象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概念是从民族和民族国家中抽象出来的,但民族和发展国家对我们来说仍是相对抽象的社会褴体的概念;它们仍是一个生产方式的概念,并且只是向着具体的社会形态概念前进了一小步(例如英国在20世纪70年代)。

1.5 《资本论》的结构


  不理解《资本论》,就不可理解马克思的经济学,也不可能评价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著述。为此目的,在即将结束本章时有必要介绍一下《资本论》的结构,表明它与马克思的抽象方法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多层结构是怎样相联系的。《资本论》的结构既不是任意的,也不是简单化的;它是两重结构的结合。一是由从最抽象的概念出发构造复杂程度不断增加的概念的必要性所决定的抽象结构,另一是由什么是马克思的理论中最基本的以及什么是经济中的从属领域所决定的结构。依照经济的多层次性而定的结构,在各卷的名称上显示出来了。第一卷,资本主义生产,论述了生产领域的过程。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分析了与生产相关的交换领域,论述了两个领域之间的资本流通。因为生产是决定性的领域,所以在第二卷关于交换和生产相互作用的分析之前,有必要对生产进行专门分析。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整体是在生产和交换领域一体化的基础上对分配进行了阐述。虽然三卷的名称已表明了这种结构,但与经济结构相适应的《资本论》的实际结构多少有点缺少系统化。首先,甚至在第一卷中也提到了交换,但它只是在特定的资本‘主义生产存在的必要范围内所涉及的。也就是说,住第一卷中考察生产过程时,引入了整个资本家阶级(总资本的代理人)和整个工人阶级(劳动的代理人)之间的商品交换,资本家(资本)自身之间的交换直到第二卷(再生产图式)才引入,此后在第三卷中就更充分地展开了。其次,在第一和第二卷中也提到了分配关系,但只是限制在这个范围内,就是没有象在第三卷中那种交换关系(资本家间的交换)的充分发展,它们是不能展开分析的。例如,在第一卷中我们讨论了工资价值的周期波动,但这远非完整的分配理论,而只是在涉及到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交换时所能做到的。这种对交换和消费的研究始而不完全在先继而充分展开在后的程序,与马克思关于经济的实际结构的思想是一致的;资本家之间的交换和利润、利息等在资本家之间的分配,实际上取决于生产领域和总资本与劳动之间的交换。
  建立在马克思抽象方法和创造复杂性不断增加的概念的过程基础之上的结构,与我们正在考虑的结构相关,但又有所区别。例如,在《资本论》中,资本本身的概念是连续不断地再生产和转换着的,直到它的三个相结合的领域的统一,生产、分配、交换作为复杂的概念创造出来了。而且,即使资本“在资产阶级社会中是起支配作用的经济力量”,但是甚至它的最简单的抽象概念对马克思来说也不是适宜的起点。直到第四章才引入资本的概念。他从商品这个最简单的抽象范畴开始,并从中推演出货币,因此在生产开始之前就引入了交换的一般概念,并从这些范畴中提出了资本的概念。概念复杂性逐渐增加的第二个例子,是资本家之间竞争复杂程度增加的概念的形成和提出。事实上,马克思在第一卷中就引入了竞争的概念,虽然这一卷实质上是论述资本一般而不是处于竞争之中的各种形态的资本的。在此,我们发现了关于一个产业的内部不同资本之间的竞争的分析,因为在此不需要引入资本家之间交换的思想。然而,直到第三卷,产业资本之间的竞争充分展开的思想才得以引入,在第三卷,概念转换为不同产业部门资本之间的竞争,以致利润率均等化,形成了一般利润率。最后,在一般利润率这个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对包括资产阶级各个集团(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和金融资本家)以及地主阶级之间最复杂竞争形成的分析,阐述了利息、商业利润和地租的形成。正象《资本论》所展开的那样,概念的复杂性不断增加的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例子是价值这个概念。起初在第一卷和第二卷中,它被看作是从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数量差异中抽象出来的。但是在第三卷中,它转化为生产价格的概念(修正了的价值),它是在质上有差异在量上也不同的价值形式。由于质的差异而更为复杂。这个特殊概念的意义和对价值的一个正常的解释上的谬误,我们在下一章(第二章)将予以解释。对价值的错误解释恰恰产生于没有理解抽象过程。
  除了《资本论》的结构问题,还存在一个它的对象问题。它是关于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经济水平的理论。但是这种表述需要展开。正如我们在上面所解释的,生产方式是指既有差别又相对统一的政治、意识和经济水平所构成的社会整体。最重要的是,它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因此,马克思并不是要提出关于某一特殊社会(如十九世纪中叶的英国和欧洲)的理论,而是揭示在所有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中支撑和决定其经济过程的一般规律〔尽管这些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在不同社会形态中有所不同;以及正如我们下面(第七、八、九章)将要论述的,在资本主义的不同阶段也有所不同〕。《资本论》关心这种高度抽象概念的事实,并没有由于在其中包含了与英国和其它社会形态有关的数据和历史研究而成为无力的,因为这些数据和历史研究只是服务于说明的功能而已。马克思没有涉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部内容;而只是涉及它的经济水平,这一点是重要的。这意味着,《资本论》并不包括政治理论,也不包含有意识形态问题。不过,在论述有关工厂法段落中,也讨论了资本主义国家,马克思还对资本主义诞生过程中国家的作用加以理论化。然而,这并不能证明它是一种政治学理论。(因为国家本身不是政治学,并且如论如何也是不能充分考虑的)。《资本论》通篇(特别是关于商品拜物教的讨论)以及在《剩余价值理论》中,对于意识形态都有广泛的讨论。但这并不是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意识形态的一般理论提出的;它只是涉及到经济的思想观念。它代替的功能是把马克思的经济科学置于着眼“原料”的地位,这些“原料”是马克思在开始时占用的,并转换到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

1.6 争论的焦点


  由于我们已讨论了《资本论》的结构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概念,所以现在有可能以批判的方式来综览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争论。因为参与争论的本身都是朝向对这些结构的解释。就《资本论》的结构来说,一方面是试图坚持和向马克思分析方法回归,另一方面是试图批评和重建马克思的分析方法,这些做法常常是直接的和明显的。然而,在解释资本主义经济结构时,参与争论者较少意识到他们的分析方法的应用,而这些则是明确的要加以限定的。争论中的主角可以分成两个思想学派,新李嘉图主义者和原教旨主义者(有时称作资本——逻辑论者),有些作家则处于两大流派之间。
  对新李嘉图主义者来说,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分析,都发生在交换和分配领域。由于这种分析都是在与生产领域相隔离的状态下进行的,所以其结果就成为马克思分析的对立面,因为马克思强调交换和分配对生产的依赖性,并且除非对三个领域的复杂统一进行考察,就不可能理解资本这个概念。某些新李嘉图主义者的著作强调发生在生产领域中的技术变动,但甚至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仍是工资率和利润,这两者都是以交换为基础的分配范畴。再者,与这种片面性有关的新李嘉图主义者只是利用诸如生产价格和市场价格这类处于相对较低抽象水平的范畴得出它们的结论的。这种探求在前后理论上的证明,可以在新李嘉图主义者对转形问题的处理上找到,转形问题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试图解决的问题。新李嘉图主义者把这个问题看作是商品的生产价格是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推导出来的,并且结论认为在没有价值计量的情况下,生产价格也可以直接量化,价值理论是一个不相于的绕道。相应地,他们也反对价值理论所必需的对生产领域的抽象分析。随之,新李嘉图主义者反对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之间的区分,因为这些范畴之间的区分是马克思关于生产领域起基本决定作用的概念的核心,它只与把三个领域的关系看作是中心问题的观点有关。随之他们的结论是,经济危机可以利用在交换领域中分配上的阶级斗争来加以解释(但这里也有一种对经济上的阶级斗争、经济危机和认别经济活动与政治活动的内含否定)。
  对于原教旨主义来说,生产领域是决定因素。确实,它是他们始终如一所分析的唯一经济活动领域。在分析中,他们强调价值理论的重大意义,断言新李嘉图主义者从转形问题中得出的结论是站不住脚的;他们以为,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区分是重要的,危机的根源在于利润率趋于下降的规律。利润率趋于下降本身则根源于总资本的性质,它应该被看作是与生产领域基本矛盾相伴随的资本主义矛盾发展的结果。
  对于这两个学派以及不能归入任何一学派的几位作家所坚持的立场的理解,只能通过对有争论的特定问题进行考察才能获得。我们对这些问题作出了启发式的区分。在第二章、第三章中,我们考察了转形问题和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区分的基本“静态”问题,这使得价值概念的意义、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关系以及生产、交换和流通之间的关系上的差异处于显著的地位。在第四章和第五章中,我们说明了这些差异在“动态”问题(即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上是如何得到反映的。我们考察了关于利润率趋于下降规律和危机的概念等方面的争论。在第一部分,我们考察了从社会再生产一般(也就是包括政治和意识形态关系)中所抽象出的资本主义经济再生产。这提出了经济和社会再生产之间的关系的问题,它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有争论的一个问题,围绕着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国家的作用展开争论。在第二部分中我们考察了这些问题。随后,我们对世界经济的再生产进行了分析,提供了对帝国主义的理解。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