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参考图书·左翼文化 -> 劳工的力量:1870年以来的工人运动与全球化
第五章 世界-历史视角下当代劳工运动发展的动力机制
我们在这本书开头所提出的预设是:通过将劳工研究置于一个世界-历史的框架中进行重构,我们能够对当代劳工运动的全.球性危机得出新的洞见。本书的几个核心章节,试图从连续的视角出发,将各种重复出现的劳工运动的发展动力机制,与全球劳工抗争轨迹中的那些全新的、史无前例的动力机制区分开来。在本书的最后一章中,基于我们对过往的研究,我们来重新审视本书第一章中所强调的关于劳工运动当代危机的成因、深度及其性质的诸多争论。
第一节 一场冲向底线的竞赛?
在本书第二章中,我们对全球汽车产业大规模生产的全球化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产品生产的地理转移,并没有导致一场简单的冲向底线的竞赛。相反,我们发现了一个反复出现的模式,在这个模式下生产的空间地理转移倾向于在每一个资本偏好的新的投资场所创造出一个新的工人阶级,并加强了其力量。当跨国资本被廉价而易于控制的劳动力的承诺所吸引时,产业扩张所导致的转型同时也改变了阶级力量的平衡。强大的劳工运动的兴起,成功地提高了工人的工资,改善了工作条件,强化了工人的权利。而且,劳工运动通常在民主运动中扮演着主导性的角色,将社会变革的议程推进到远远超越赞成民主的精英们所预想的程度。
当然,可以肯定的是,资本从现有生产地的迁移会倾向于削弱那些地方既有的工人阶级。但是,第三世界的工人们“在没有国际保护的条件下从事无望的单调工作”(Greider, 1999:5)的图景,掩盖了资本所面对的随着每一次空间调整而重复出现的种种矛盾。因为随着产业的地理位置的扩散,工人阶级强大的工作场所的谈判力量也随之扩展。从而,在各个新的低工资的投资地的工人们,在相当程度上能够依赖于他们自身的结构谈判力量。因此,我们对全球汽车工业的描述显示,在假设产业活动的地理迁移是正在进行的世界资本主义结构再调整的主要推动力的情形下,我们将无法证实普遍性的劳工力量的结构性弱化。更进一步,如果说既往的模式对预测未来有什么指导作用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预期:在那些经历了快速工业化和无产阶级化的地区(就此而言,中国这一个案具有最重要的世界-历史意义),将发生各种(马克思式的)产业劳工抗争的浪潮。
另一个替代性解释,则是将劳工危机与生产组织的变革对工人谈判力量所造成的影响联系起来。但是,我们在第二章中对全球汽车产业的分析也表明,这样的技术调整策略并不具有显著弱化工人谈判力量的作用。相反,由于及时生产体系增加了资本对生产流程中断的脆弱性,从而使劳工的工作场所的谈判力量得到了提高。
因此,我们需要从其他方面来解释20世纪晚期的全球劳工危机和劳工运动危机。在本章的第三节和第四节中我们将转到产品调整和金融调整的影响上来。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