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托尼·克里夫

托尼·克里夫

(Tony Cliff, 1917-2000)


  托尼·克里夫,又译库里夫、克利夫,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原名格卢克斯坦·伊加尔(Yigael Gluckstein),“克里夫”是他后来所使用的笔名之一。克里夫出生于巴勒斯坦,父母是来自波兰的犹太移民。
  克里夫在年轻时期开始认同共产主义,并于1933年成为托洛茨基主义者。后于1947年移居英国,化名托尼·克里夫。居住在伦敦期间,克里夫积极参与第四国际英国支部——“革命共产党”,并成为领导之一。20世纪40年代末,他提出一种与托派主流看法相对立的观点,认为苏联并非一个“蜕化的工人国家”,而是一种国家资本主义政权。这一观点的提出使他与“正统托洛茨基主义”分道扬镳,后被第四国际开除。
  1950年,克里夫参与创建了“社会主义评论小组”,这一组织于1962年更名为“国际社会主义者”,此后通常称为“国际社会主义者传统”(或“国际社会主义者倾向”)。从1960年到1977年,该组织的人数从不到100人增加到3000人,并于1977年更名为“社会主义工人党”。克里夫直到2000年去世前仍是该党的领导成员。

【参考】
﹝英﹞泰德·格兰特《评“国家资本主义”论——对克里夫同志理论的回应》(1949年)
埃内斯特·曼德尔《禁不起事实检验的理论》(1990年冬)


俄罗斯的国家资本主义》(1948)
论永久军备经济(1957年5月)
毛泽东与斯大林主义(1957年4月)
托洛茨基论替代主义(1960年秋)
背离的不断革命论(1963)
为什么社会主义者必须支持同性恋者(1978年8月26日)
九十年代的阶级斗争(1992年7月18日) 

马克思主义在千禧年》(2000年)  【文字版PDF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