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参考图书·左翼文化 -> 十月革命前后苏联文学流派

阿克梅主义


  编者按:本文选自《简明文学百科全书》第1卷,苏联百科全书出版社,1962年,第118-119页。


  阿克梅主义系二十世纪第二个十年期间俄国诗歌中的现代主义流派。它是在革命前资产阶级文化发生危机的情况下产生的。阿克梅主义的代表古米廖夫、戈罗杰茨基、阿赫玛托娃、曼杰利什塔姆、库兹明、津克维奇、纳尔布特、萨多夫斯基等人结成“诗人公会”小组,聚集在《阿波罗》杂志(1909-1917)周围。这个流派既称作“阿克梅主义”(源出希腊文αχμή,意为某种事物的最高级、蓬勃发展的力量),同时又常常称为“亚当主义”(因圣经中人类的始祖亚当而得名),这同崇拜与一切社会的东西相对立的原始的和生物的自然因素有密切关系。社会联系和价值的现实性被宣布为神秘主义。只有物质自然界才被认为是真实的。阿克梅主义的追随者也使用“光明社”(来自拉丁文clarus,意为明晰的)这一名称,以表达阿克梅主义认为艺术形象和诗歌语言应具有可感觉的、可塑性物体的明晰性的观点。阿克梅主义试图改革俄国象征主义的美学和诗学,反对迷恋于神秘莫测的“彼岸的世界”,摒弃过分复杂的隐喻,并且不赞成片面地滥用象征。与那种采用模糊不清的暗示、含混的说法和省略加强法的象征主义诗学相反,阿克梅主义宣布要“返回”到尘世上来,到物质世界里,到物体和词汇的明确意义上来。但是阿克梅主义的“尘世”现具有纯唯美主义的性质。阿克梅派诗人通常把日常生活或自然界某一单个的物体当作自我满足的美学欣赏对象,把与全部社会现象对立的个别“东西”理想化,消极静观地认识生活。阿克梅主义有意坚持“为艺术而艺术”的原则,拒绝批评当代社会。在阿克梅派的一些代表人物(古米廖夫)的创作实践中,极其明显地表现出反民主和反人道主义的意向。阿克梅派提出用唤醒人的积极意志和原始本能的方法使现代人“健全”的口号,与吉卡林的诗歌思想相呼应,与颓废派诗歌通常的悲观厌世主题结合在一起。十月革命后,作为文学流派的阿克梅主义不再存在。

张静云 译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