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弗兰茨·梅林 -> 《德国社会民主党史》

出版说明



  本书作者弗兰茨·梅林(1846—1919年)是德国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德国社会民主党左翼杰出的理论家、政论家、历史学家和文艺评论家。
  《德国社会民主党史》是梅林的主要著作之一。在这部著作里,梅林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第一次试写了一部以工人运动史为研究对象的历史著作,科学地研究了其他马克思主义者还完全没有探讨过的重要的历史阶段。
  本书的第一卷包括《导言》和第一部《现代科学共产主义》。作者根据深入透彻的研究,出色地叙述了从19世纪30年代法国七月革命起到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为止的历史发展,即叙述德国工人运动的前提和开端以及科学共产主义的形成。在《导言》中,着重叙述了19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英国和法国的社会主义学说和无产阶级的斗争。在第一部中论述了科学共产主义诞生前的德国经济状况和精神生活,德国工人运动的肇端——流亡者的秘密组织和魏特林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及活动,19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初的德国政治状况及古典哲学的解体,马克思、恩格斯在《莱茵报》、《德法年鉴》上发表的论文以及他们的早期著作《神圣家族》、《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哲学的贫困》等,德国无产阶级开展的各种群众性革命运动,各种社会主义学说流派,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的第一个国际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活动。最后,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明晰地展现了共产主义学说的几个主要形成阶段。
  第二卷包括第二部《三月革命及其后果》。论述德国无产阶级在1848—1849年革命中的作用和在50年代直到普鲁士宪法纠纷时期的发展。梅林在这里正确地批判了议会主义的局限性,强调战斗决定于群众,而不决定于资产阶级议员的这一认识和教训。在第二部的结尾,梅林对普鲁士的自由主义作了充分的揭露,驳斥了资产阶级自由派的可笑观点,他们认为不必斗争,不必牺牲,只靠一个“进步”君主的帮助就可以掌握政权。
  第三卷包括第三部《拉萨尔的鼓动》和第四部《党派的争论》,论述19世纪60年代的德国工人运动和国际工人协会、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成立等。这是有重大错误的部分。还在第二卷中,梅林对于德国工人运动中的机会主义头子斐迪南·拉萨尔的错误评价,就已经出现(如对拉萨尔在三月革命中的作用估价太高。把拉萨尔的著作,加上一个《科学共产主义的进步》的标题,完全错误地同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并列起来。),而在这一卷里这类错误则占了大量的篇幅。同时,梅林完全低估了爱森纳赫派在德国工人运动中的意义,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在60年代德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由于梅林对拉萨尔和拉萨尔派的原则和策略给予了肯定的评价,因而他必不可免地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爱森纳赫派的正确策略(因为这是反普鲁士的、阶级斗争的策略)。这样他就对德国工人运动史中很长的一个阶段,描绘成一幅不正确的图景。
  第四卷包括第五部《党的联合》和第六部《反社会党人法时期》,叙述1870—1890年这一历史时期的德国无产阶级的斗争。对于社会民主党在1870年到1871年战争爆发时的态度,对于莱比锡叛国案,文化斗争和滥设公司的骗局,对于论坛社会主义和恩格斯所著《反杜林论》的意义,都作了十分精辟的论述。至于这一卷的主要问题,同样还是对拉萨尔派的许多不恰当的认识,尤其突出的是梅林对于马克思对哥达纲领的批判,作了完全错误的论述。应当指出,梅林在这部书里对于拉萨尔的错误评价,绝不是偶然的。由于梅林自己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上的不彻底,因而他不理解马克思和拉萨尔之间的观点上的原则差别。梅林一方面正确地看到拉萨尔极端唯心主义的世界观,看到他的老黑格尔主义,但同时却认为,“拉萨尔是符合《共产党宣言》精神的坚决的共产主义者”,正是他恰当地找到了能够唤醒和组织起德国工人的语言和要求。恩格斯指出:“无论把拉萨尔对运动的功绩评价得多么高,他在运动中的历史作用仍然具有两重性。同社会主义者拉萨尔形影不离的是蛊惑家拉萨尔。透过鼓动者和组织者的拉萨尔,到处显露出一个办理过哈茨费尔特诉讼案的律师面孔:在手法上还是那样无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489 页)可是在梅林看来,拉萨尔是仅次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家。而在某些观点上,梅林甚至赞扬拉萨尔而贬损马克思和恩格斯。同时,梅林还对拉萨尔派的施韦泽、波尔恩等人的某些受到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行动,进行辩护。
  梅林的这部《德国社会民主党史》,是在1897年到1898年间出版的(分为两卷)。1903年到1904年间出第三版时,除有许多较小的改动以外,梅林还重新作了编排,把全书分为四卷。这第二版就是这部著作的最后版本,后来的新版本都是第二版的翻版,文字上没有变动。这部书共印了十二版,最后一版是1922年出版的。本书系根据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迪茨出版社刊行的《梅林文集》第一、二卷翻译的。书中的原编者注是指《梅林文集》编者注。





 回目录 下一篇(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