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埃里希·弗洛姆 -> 存在的艺术(1993)

九 专注



  专注这种能力在自动化生活中已属罕见。相反,人类似乎在竭尽全力来避免集中注意力。他喜欢同时做几件事情,比如同时听音乐、阅读、吃饭、与朋友交谈。有一幅漫画相当简洁地表达了这种倾向:一名男子在床上方的墙壁上安装了一个电视,这样他就可以一边盯着电视屏幕,一边做爱!

  事实上,电视是一个引导你分散注意力的好老师。一个节目中间会插播广告,观众习以为常。阅读习惯也表现出相同的倾向。编辑和出版作品选集的流行使这一趋势更加突出。更糟的是,只摘录某位作家的思维片段,来代替阅读整本书,从而不需要集中注意力来领会观念之间的复杂逻辑,只用很少的专注力来获取“主要内容”。即使没有选集或删节本,许多学生也从来没有阅读整本书的习惯。读一读序言、结论以及教授指定阅读的部分,就算“知道”了作者的思想,至少在表面上知道,而且不需要集中注意力。

  那些注意过日常谈话的人都知道,在对话中,人们很少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话题以及谈话者身上。当人们独处时,他们也会避免把注意力集中在什么东西上;他们会立刻拿起报纸或一本杂志,这种随意阅读不要求真正的注意力集中。

  注意力集中就是这样罕见的现象,因为一个人的意志没有集中于一件事情。没有什么事情是值得集中注意力去努力完成的,因为没有充满激情去追求的目标。还有就是人们害怕集中注意力,如果他们太专注于一个人、一种想法或一件事,他们会害怕失去自己。自我越弱,在关注他物时越怕失去自己。对于完全以拥有物的多寡来衡量生活意义的人来说,害怕失去自己是他们不愿意集中注意力的主要原因之一。最后一点,集中注意力需要内心认知活动,不是忙忙碌碌,忙着维持各种联系;而当忙碌成为成功的关键,就意味着内心活动在今天愈发稀少。

  人们害怕集中注意力还有一个原因:他们认为这是一项过于费力的活动,他们会很快疲劳。其实正相反,因为每个人都可以观察自己。是注意力分散让人疲惫,而注意力专注却使人清醒。这没有什么神秘可言。在非专注活动中无需调动能量,因为低能量足够完成任务。而能量的调动既有生理影响,也有心理影响,可以使人充满活力。

  归根结底,注意力难以集中是当今生产—消费系统运作的后果。人的工作越是操作机器,或是成为机器的一部分,完成机器尚不能完成的工序,那么他集中注意力的机会就越少。工作的单调决定了不可能有真正的注意力集中。消费也同样如此。市场提供了花样繁多的娱乐,使消费者不必也不可能专注于一个品种。如果人们只专注于几件东西,而不是很快厌倦,冲去购买令人兴奋的新品,消费如何能维持下去?

  一个人如何学会集中注意力?这个问题的答案要么十分简单,要么十分冗长。限于篇幅,我只给出简要答案。

  第一步,我建议练习如何静坐。具体来说,什么都不做,尽可能什么都不想,只是静坐,比如十分钟,只注意内心。从来没有尝试过的人认为这很容易。但试过以后会知道这么做相当困难。他会发现自己坐立不安,手、腿和身体总是动来动去。当他尝试经典的坐姿时就变得更加明显,也就是我们看到的法老的雕像以及图片那样的坐姿:双腿不交叉,而是牢牢踩住地面,两臂放在扶手或大腿上。这种姿势既不是像我们学到的老式军姿体操那样僵硬,也不闲散瘫软,而是另一种感受:身体处在和谐位置,感到积极的活力和舒适。如果习惯了这样的坐姿,再坐在有软垫的椅子上会感到不舒服,椅背笔直的椅子才舒服。

  练习坐姿是学习注意力集中的第一步。最好是在每天早上练习,每次十到十五、二十分钟,每天晚上再练习一次效果更好,每次至少五到十分钟,如果可能的话白天再练习一次。静坐达到一定量以后,效果可能会持续一至三个月,建议在静坐时或静坐后添加注意力集中专门练习。实际上,有很多方法。你可以专注于一枚硬币,就是完全专注于硬币的所有细节,直到闭着眼睛也能看见它的全部;或者可以专注于任何其他物品,比如一只花瓶、一个时钟、一部电话、一朵花、一片叶子、一块石头或你想专注的东西。或者专注于一个单词。

  在练习的几个月里,很多念头会涌入大脑,使专注中断。和应对其他生物一样,强迫并不能达到目的,没法赶走不相干的想法,如果对待它们好像对待敌人,没能把它们赶走就会有挫败感。需要温和地对待它们,这意味着一个人要对自己有耐心。(失去耐心通常就是强迫驱散杂念的结果。)慢慢地——极其缓慢——杂念涌入的频率会减少,这样就能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另外,更大的障碍是困乏,人们会发现自己频繁地打瞌睡。不必急躁,你可以立刻恢复集中状态,或做几个深呼吸。如果仍然嗜睡,就停止静坐练习,换个适当的时间再试一次。这些障碍使练习专注变得艰难,不少人(即使不是大多数人)过了一段时间就会变得灰心丧气。可能因为自己的无能而责备自己,或把失败归因于静坐方法没用。可这和任何学习行为一样,必须具备容忍失败的能力。

  由机器生产的产品不知道失败,因而也谈不上卓越。机器生产已让人产生了一个幻觉,即追求卓越之路既平坦又愉悦——小提琴不会发出刺耳的噪声,研究哲学体系的人不会常常感到困惑和失落,美味佳肴是读一读食谱书上的菜谱就能做出的。只有意识到学习专注和想取得任何其他成就一样,必然会有失败和不如意,才能避免过于沮丧。

  在做上述的简单练习时,也应该练习专注思想和情感,可与静坐同时或随后进行。例如读一本讨论重要话题、内容充实的书,也可以观察自己是以什么方式读这本书;是不是读了一个小时之后变得躁动不安;是否想跳页阅读;如果第一次没读懂,是否重新阅读该页;是否对作者的观点有所思考,并形成回应或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是否试图理解全书主旨,而不是盯住某些句子,想反驳作者;是否想学习新的东西,或者直接或间接地坚定自己的观点,因发现了相反观点的错误之处。

  这些特征都有助于发现我们是否在专注地阅读。如果发现我们并没有专注于读书,那么首先应该练习掌握提炼作者的核心观点,虽然读书数量因此会减少。

  专注于一个人和专注于思维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关于这一点得请各位读者留意自己的经历,我们大部分人的私人关系因为完全缺乏专注而蒙受损害。我们不会判断一个人的性格,因为我们的了解停留于表面,也就是说,只注意到言行举止、穿着打扮,等等。总之,我们观察到的是一个人呈现出来的一面,是戴着面具(persona),不会揭下面具,看看后面的人(person)到底是什么样。只有专注才能做到。但似乎大家都不敢充分了解一个人——包括我们自己。

  个性干扰了该过程的平稳运行。专注于一个人要求我们做出同情、关怀或厌恶等回应,所有这些都被无差错运行的自动化社会所排斥。我们想要距离感,不需了解彼此太多,只要足够一起生活,一起工作,有安全感。因此,了解一个人的浅表就够了,深入了解反而令人不安。

  还有其他有益于专注的活动,如某些体育项目(打网球或爬山)和游戏(如象棋)、演奏乐器、绘画和雕刻。所有这些活动都能以专注或非专注方式完成。如果是以非专注方式完成,则无助于练习专注;如果是以专注方式来完成,效果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即使没有做这些活动,人也可以以专注方式生活。正如我们下文要分析的一样,佛教中的正念是指在某一时刻集中注意力于所做的事情,无论是种一颗种子、打扫房间或吃饭。正像一位禅师所说:“当我睡觉时,我就是在睡觉;当我吃饭时,我就是在吃饭……”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