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曼德尔 -> 社会进化和人类出路(1977)
第五章 资本主义经济
一、资本主义经济的特征
资本主义经济有一系列的特征,我们要说说以下几点:
(A)资本主义的生产主要是商品的生产,也就是为了在市场上出卖而生产。如果所生产的商品不卖到某一价格以上,厂商和整个资产阶级就不能把工人所生产出来而包含在所制商品的价值内的剩余价值拿到手。
(B)资本主义生产是在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的条件下进行的。这个私有权不但是一个法律范畴而且主要的是个经济范畴。这表示处置生产力(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权力不属于集体,而是分散的,属于各种资本家集团所控制的各自独立的厂商(个人和家庭的企业、有限公司、以及财团)。投资的决策─这对于经济景况的构成大有影响─也是根据每一个资本家单位或集团的私人的、个别的利益而分开决定。
(C)资本主义是为无限的市场来生产的,生产受竞争的强制规则调节。过去,生产受习惯限制(如原始社会共同体),或者受规条限制(如中世纪的同业公会)。自从生产不再受这样的限制时,每一个资本单位(每一个私人厂主、每一个资本家的商号或集团)就都想达到最高的营业额,占据市场最大的一部分,而不考虑同业其他商号也都这样做的总合结果是怎样。
(D)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取得最大的利润。资本主义以前的占有阶级是靠社会剩余产品来生活的,以不生产的方式消费这些剩余产品。资本家阶级同样不生产地消费掉社会剩余产品的一部分,也就是所得利润的一部分。可是,为了取得这些利润,资本家必须能够把商品卖出去。这就表示,资本家必须在市场上以较低的价格互相竞争。为了做到这点,我必须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成本(成本价格)最有效的办法,是扩大生产基础─也就是使用越来越复杂的机器来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但这需要越来越大量的资本。所以,正是在竞争的鞭策之下,资本主义不得不寻求最大的利润,以便把生产的投资发展到最大限度。
(E)所以资本主义生产不但显得是为利润而生产,而且是为资本的积累而生产。事实上,资本主义的逻辑要求把大部分的剩余价值为生产而积累起来(转变成为附加的资本,成为附加的机器、原料和更多的工人),而不是不生产地消费掉(由资产阶级和它的仆人们私人消费掉)。
这种以资本积累为目的的生产,造成了自相矛盾的结果。一方面,日益发展的机械化意味着生产力的扩大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创造了物质基础使人类能够从辛苦劳动的必要中解放出来。这是资本主义的进步性历史作用。可是另一方面,机械化的发展(这是由于必须争取最大的利润和不断积累资本而造成的)又意味着工人越来越受机器残酷地支配,意味着工人受“市场规律”残酷地支配,周期性地把职业和技能都丧失掉。所以,资本主义的生产力扩大,意味着工人越来越异化[1](间接地,一切资产阶级社会的公民也一样):同劳动工具异化,同工作的产品异化,同工作的条件异化,简直同生活的条件(包括怎样使用“自由时间”的条件)异化,并且同公民之间真正人性的关系异化。
二、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
为了取得最大的利润并且尽可能地扩大资本的积累,资本家不得不尽量减低工资,就是减低劳动力所创造的新价值里面用来交回给劳动者的那个部分。这个新的价值,这个“增加的价值”或者“国民收入”,其实是在生产过程本身里面决定的,同分配方面的任何因素都无关。它等于全体领工资的生产者所做的劳动的总和。这块蛋糕切出来支付实际工资的那一片越大,剩下来作为剩余价值的那片就越小。资本家越要扩大剩余价值所占的这一份,剩下来支付工资的那部分就必然变得越小了。
资本家为了增大他们那份(就是剩余价值)所使用的两种主要手段是:
(A)延长每日工作时间而不增加每日工资(这办法在西方各国实行于16至19世纪之间,而到今天还在许多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继续实行着);减低实际工资;降低“维持生存所必需的最低限度”。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绝对剩余价值的增长。
(B)提高消费品领域的劳动生产率(西方各国从19世纪下半期以来主要是采用这种手段)。生产消费品的工业和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后,中等产业工人再生产一定量的消费品的价值所用劳动时间,比如说,从五小时变为三小时了,所以他们为老板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就能够从三小时的劳动成果提高为五小时的劳动成果了,如果每日工作时间照旧是八小时的话。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相对剩余价值。
所有资本家都想得到最大的利润。但是为了这目的他们必须还要把生产量提高到最高限度,而且不断降低零售价格和成本价格(按固定的货币单位计算)。因此,竞争对资本主义的商号起一种中期的淘汰作用。只有最富于生产力又最富于“生活力”的才能够生存。谁卖货的价钱太高,就不但得不到“最大的利润”,而且终于一点利润也得不到。这些商号要破产,或者被竞争者吞并。
资本家的互相竞争,造成利润率的平均化。终于大多数商号都要满足于平均的利润─这个平均利润率,归根究底,决定于整个社会的资本总额和全体领工资的生产者所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额。只有那些生产率大大提高了或者享有某种独占地位的商号,才得到超利润─就是高于平均的利润。普通情形是,资本主义的竞争不容许超利润或独占无限期地存在。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决定投资动向的,主要就是个别利润率同平均利润率的差异。资本离开那些利润低于平均利润的部门,而涌入利润高于平均利润的部门(例如,在60年代涌入汽车工业,在70年代又离开它而涌入能源工业)。可是,资本涌入利润率比平均利润率高的部门,就引起那些部门内强烈的竞争,造成生产过剩,零售价格低落,以及利润率低落,终于使一切产业部门的利润率都确定在大致相等的水平。
三、工资的发展
资本主义的特征之一,是它把人的劳动力变成了商品。劳动力这种商品的价值,决定于它的再生产的成本(就是重新构成劳动力所必须消费的一切商品的价值)。所以这是一个客观事实的问题,不以人们(不论是工人还是老板)的主观评价或偶然评价为依归。
不过,同其他商品比较起来,劳动力的价值有一个特点,就是:它既有一个固定的要素,又有一个可变的要素。固定的要素是在生理上重新构成劳动力所必需的商品的价值(让工人弥补发出一定量的肌肉能和神经能所消耗掉的热能、维他命和智能,否则工人就不可能随时按照资本主义劳动组织所要求的“正常”节奏来进行工作)。可变要素指:除了生理上最低限度的需要以外,一定的国家在一定的时代认为也属于“维持正常生活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那些商品的价值。马克思把劳动力价值的这个部分称为它的“道德和历史的”要素。这表示它也不是偶然决定的。这是资本和劳动两者的力量对比的历史发展结果。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中,正是在这一点上,过去和现在的阶级斗争的结果变成了资本主义经济一个参与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工资就是劳动力的市场价格。它像一切商品的市场价格一样,以该商品的价值为中心而波动。工资的波动主要决定于产业后备军(也就是失业数字)的波动,而这包括三重意义:
(A)当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有永久性而大规模的失业(工业不发达)时,工资有一直低于或者刚刚达到劳动力的价值的水平之危险。这个价值又有接近维持生活的生理上最低限度之危险。
(B)当巨大的永久性失业数字在长期间降低时,主要作为深入的工业化和大量向外移民的结果,工资可以在经济向上发展的阶段上升到超过劳动力的价值。长期来说,工人阶级的斗争能够做到把更多的商品的相等价值归入劳动力的价值(社会所承认维持生活所必需的最低限度能够在实质上提高,也就是包括了新的需要)。
(C)产业后备军的大小,不仅仅决定于人口统计的变动(出生率和死亡率)和无产阶级在国际间的移民动向。这首先决定于资本积累的逻辑。事实上,资本家在互相竞争中必须用机器(“死的劳动”)来代替工人。这种代替经常使工人失业。经济危机也起同样的作用。反过来,产业后备军在经济向上发展和“繁荣”的时期重新被产业吸收,那时资本的积累以狂热的步调进行着。
所以,并没有一条决定工资变动的“金科玉律”。资本和劳动之间的阶级斗争起部分的决定作用。资本要把工资降低到维持生活的生理最低限度。劳动要增大工资的历史和道德的要素,把更多新的需要包括在内。无产阶级的内聚力、组织性、团结性、战斗性、阶级觉悟等的程度,统统是影响工资变动的因素。可是,长期来看,可以看出一种毫无疑问的趋势,就是工人阶级的相对贫穷化。无产阶级所创造的新价值里面回到工人手上的那个部分,倾向于减少(不过,与此同时,实际工资可以提高)。一方面是由生产力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的增长所造成的新需要,另方面是用所挣工资来满足这些需要的能力,这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扩大。
这种相对贫穷化有一个清楚的迹象,就是劳动生产率增长和实际工资增长两者之间的长期差异。在20世纪头七十年间,美国和西欧、中欧的工农业劳动生率提高了五倍或六倍。同一期间,工人的实际工资只提高了两倍或三倍。
四、资本主义的运动规律
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有种种的特性,这种生产方式的发展也遵守一些符合它本性的运动规律(发展规律):
(A)资本的积聚和集中─在竞争中,大鱼吃小鱼,大企业打败小企业(小企业的资力小,不能利用大规模生产的优越性,不能使用最先进和最昂贵的技术)。由于这种情形,这些大商号的平均规模不断地增大(这叫做资本的积聚)。一百年前,一家商号有四百名雇用人员就算是少见的大字号了。今天已经有雇用人员超过十万的大企业了。同时,许多被竞争摧毁的公司让胜利的竞争者吞并了(这叫做资本的集中)。
(B)劳动者的日益无产阶级化。资本集中意味着独立经营的小老板的数目一直在减少。劳动者之中必须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者所占的百分比不断增长。下列的数字表明美国在这方面的演变,很清楚地证实了这个趋势(见表)。
美国阶级结构的演变
(劳动人口总数中的百分比) |
年份 |
领工资者 |
企业家和独立经营者 |
1880 |
62 |
36.9 |
1890 |
65 |
33.8 |
1900 |
67.9 |
30.8 |
1910 |
71.0 |
26.3 |
1920 |
73.9 |
23.5 |
1930 |
76.8 |
20.3 |
1940 |
78.2 |
18.8 |
1950 |
79.8 |
17.1 |
1960 |
84.2 |
14.0 |
1970 |
89.9 |
8.9 |
同一种流行的荒唐说法相反,这个无产者的集团内部虽然分成很多高低层次,它的均匀程度却是日益提高而非减低。例如在体力劳动的工人、银行雇员和低级的政府人员之间,拿生活水平、是否愿意加入工会和参加罢工、以及获得反资本主义意识的可能性来看,今天的差别比起五十年前或者一百年前是少了。
资本主义制度下人口的日益无产阶级化,主要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自动的再生产。而这种再生产的根源则是前面已经说过的资产阶级式的收入分配方式。不论工资是高是低,总是仅仅满足无产者眼前和较长期的消费需要。无产者没有能力积累大量财产。而且,资本的积聚表示开办企业的本钱不断提高,使小资产阶级的绝大都份同整个工人阶级一样地根本没有办法成为大工商企业的主人。
(C)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每个资本家的资本(因此全体资本家的资本也一样)可以分成二部分,第一部分用来购买机器、厂房和原料。这部分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保持不变;只由劳动力把它保存下来,并且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所制造产品的价值里面去。马克思把这部分叫作不变资本。第二部分用来购买劳动力,支付工资。马克思称这部分为可变资本。只有这部分产生剩余价值。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关系既是一种技术的关系,又是一种价值的关系。在技术方面,为了有利地使用一套机器,必须供给一定数量的原料,而且有一定数目的工人。在价值方面,用一定数量的工资购买X数目工人的劳动力,以便运用价值为Y镑的W数目标机器,消耗价值为Z镑的原料。马克思把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这种两重性的关系概括为一个公式:资本的有机构成。[2]
工业资本主义越发达,这个比率越增大─这就是,每一个(或者每十个,百个,千个)工人所使用的原料数量和机器数目越来越大。而且机器越来越复杂,和一定数量的工资总额相对应的机器、原料、能源、厂房等的价值,倾向于越来越高。
(D)平均利润率下降的倾向。这条规律是前一条规律的逻辑结论。如果资本的有机构成增大了,利润对资本总额的比率自然要变小。因为只有可变资本才产生剩余价值,才产生利润。
在这里我们所谈的是一条表示总倾向的规律,而不是运用起来好像资本的积聚或者积极人口无产阶级化的规律那样“直线性”的规律。事实上,有种种因素与这个倾向交叉,其中最重要的是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率的提高,也就是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总额对工资总额的比率)的提高。可是,必须看到,平均利润率的总倾向性的下降。不能由剩余价值率的提高长久地抵销。无论是实际工资或相对工资的下降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那个限度以后,工人方面是否还能够或者愿意从事生产就成为问题了,可是资本的有机构成的提高是没有限度的(在自动化的企业里,这可以提高到无限大)。
(E)客观上的生产社会化。在工场手工业生产的初期,每一个企业对其余单位是独立的,同它的供应者和购买者之间只有暂时性的关系。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起来以后,持久的技术性和社会性的互相依存关系就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大洲里面、在各厂之间和各产业部门之间发展起来了。一个部门发生危机会影响到所有其它部门。自有人类以来,全人类第一次建立起共同的经济基础结构,这是明天共产主义世界的全人类团结的基础。
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
根据资本主义制度的运动规律,我们可以明确地指出这种生产方式一系列的基本矛盾:
(A)每一家资本主义工厂内部的生产组织日益有计划并且有自觉性。可是整个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性越来越明显,这种矛盾是私有财产和普遍化的商品生产继续存在的结果。
(B)客观上的生产社会性和产品、利润、生产资料的继续由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正是在各厂、各部门、各国、各大洲之间的互相依存性发展到最高度时,整个资本主义制度是根据一小撮资本巨头的意旨和利益的计较来运行的这个事实,充分显示出经济上的不合理和社会上的可恶性质。
(C)资本主义制度倾向于无限度地发展生产力,但又不可避免地对大多数工人个人的消费和社会的消费加以很大的限制(因为生产始终是以最高限度的剩余价值为目的,这就必须限制工资),这是两者之间的矛盾。
(D)一方面在科学和技术上作巨大的跃进,使全人类的解放有了可能,另方面又根据资本家售卖商品和发财的强制规律来对这些富有潜力的生产力加以约束,这种矛盾致使生产力周期性地转化成为破坏性的力量(主要是在发生经济危机、战争和血腥的法西斯专政上台时,但也和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破坏有关),因此使人类面对了社会主义还是野蛮(socialism or barbarism)这个难题。
(E)资本和劳动之间的阶级斗争不可避免的发展,这情况周期性地破坏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的正常条件。关于这个复杂的问题将在八、九、十一和十四各章比较详细地研究。
六、周期性的生产过剩的危机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切内在的矛盾周期性地在生产过剩的危机中爆发出来。周期地发生生产过剩的危机,生产不断循环地经历经济的复苏、振兴、繁荣、危机和萧条这几个阶段─这种倾向是这种生产方式生来的性质,也就是它特有的性质。这种波动的程度大小在一个个时期可以有所不同,可是发生这种波动在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可避免的。
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里也有经济危机(正常的再生产的中断),在资本主义以后的社会也一样有。可是在这两者例子中,这决不是商品和资本生产过剩的危机问题,反倒是使用价值生产不足的危机问题。资本主义生产过剩危机的特征是:收入减低,失业增加,极度贫穷(常是饥荒)的出现,而这统统不是由于物质生产量降低了,反倒是由于物质生产量同现有的购买力对比发展得过度了。是因为产品卖不出去才使经济活动降低,不是因为物质上缺乏。
在周期性生产过剩危机的根底处,我们看到平均利润率的降低,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性,和不理会资产阶级分配方式对劳动民众消费加以怎样的限制而发展生产的倾向。利润率降低的结果,使越来越多的资本得不到充分的利润。投资减少了。失业数字增加。再加以越来越多的商品只卖得亏本的价钱,于是就业数字、收入、购买力以及整个经济活动都普遍降低了。
生产过剩的危机一方面是上述因素的结果,另方面也让资本主义制度有办法把这种后果部分地消解。危机使物价低落,也使许多企业破产。于是总资本的价值降低了。这就使利润率和积累的活动都提高,大批失业表示对工人的剥削率可以提高,这也造成同样的刺激经济活动的结果。
经济危机加强社会矛盾,可能引起爆炸性的社会政治危机。这表示资本主义制度将要被一种更有效而合乎人道的制度代替,这种制度将不再浪费人力和物力。可是危机不会自动造成资本主义制度的崩解。这种制度必须由它所产生出来的革命阶级(工人阶级)以自觉的行动来推翻。
本章注释
[1] 异化(alienation)是哲学术语,也是马克思主义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简单来说,异化指人的主观活动中产生出与自己敌对的客体。异化常用来讨论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的处境。例如,工人自己生产的产品——如机器——反过来支配、统治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工人成为机器的附属品,工人的身心受到残害,新机器不断代替工人而造成失业等现象。
[2] 资本的有机构成就是不变资本对可变资本的比率。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