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周恩来

目前抗战危机与坚持华北抗战的任务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十六日)



一 目前抗战形势及其危机


  在上海、太原相继失陷后,目前抗战局势正遇着一个新的危机。这个危机的特点,是政府军队抗战颇难为继而全民抗战犹未兴起的青黄不接,国内外调停的空气相当抬头。具体地分析来看:
  甲、在战局方面——日寇已占领上海,突破松江,我军防线已退至嘉善、苏州、昆山、浏河之线;华北方面,敌人自占领太原后,已进逼汾阳、介休、子洪镇之线;平汉、津浦亦有前进消息。日寇企图是想在稍加整理后,压迫我大军退过黄河南岸,以便其向全世界宣告:华北战事已告段落,上海亦已占领。它将从事于华北自治,上海中立,分化蒙回,捣乱华中、华南的计划。这一计划可以在口头的停战协定掩护之下来进行,以期蒙列强,利诱汉奸。这比明枪真火来得毒辣!
  乙、在国际方面——九国公约会议〔106〕,虽表示了英美的接近与积极,但他们中心仍在调停。他们不愿考虑制裁手段,因此,日本愈强硬他们愈无办法;而其调停中心,仍在企图苟安,这只有损害中华民族利益才能做到。因此,驻沪领事团公开从事和平运动,德意完全赞成日本说话,日本不但拒绝参加九国公约会议,并提出它的六项要求〔107〕,英美并预言,如果日本态度强硬,中国坚持抗战,他们将使九国公约会议延续下去,准备觅取新机从事调停。苏联因英美态度如此,自不能单独行动,虽说它在道义上在实际上已给了中国以有力的帮助。
  丙、在军事上——中国正规军队现已用到相当的数目,而全民全面的动员,军队的改造,战略战术的改变,后方工作的改善,在全国范围内依然没有开始。战争的失利,部队的损伤,给养的不充,这使部分的军人发生颓丧失望的心理。如恃着现有的正规军持久抗战,其胜利信心确已锐减。
  丁、在民众动员方面——三四月来,不但政权没有开放,民运也没有开放。直到现在,党部仍固执其统制民运的政策。因此,包而不办是普遍现象。于是,许多大城市民运反不如过去局部抗战时的活跃,前线得不到民众的响应,后方得不到民众的援助,民众武装不能组织。这是给日本造顺民,给自己造反对者。不怕战争失利,最怕战争失了人心!失掉民众,这是万劫不复的。
  由于上述的严重现象,遂至国内外妥协调解空气渐渐抬头而发生了下列的危机:
  甲、汉奸政权的活跃——华北自治政府〔108〕,上海、华北维持会〔109〕,内蒙独立〔110〕,汉奸的活跃等等。
  乙、投降主义的生长——亲日派的活跃,主张对日直接谈判;英美系的软弱,主张依靠英美谈判条件,没有自力更生的信心;对苏联失望的人,主张结束战争。这一切都是投降主义的变相。汪〔111〕说主和者是汉奸;蒋亦说抗战到底,目前讲妥协者是汉奸。政府给中国代表团的训令,亦说日军不从中国撤退,没有调解的余地。这是反对投降主义的当头棒!
  丙、特殊化〔112〕思想的增长——冀察特殊化的影响,至今尚引诱着许多人企图在此特殊化之下苟安。这可能吗?绝对不可能,而且这是制造汉奸、颓丧民气、出卖正义的过渡政治机构。故对日绝交十分必要。战败不能使中国民族屈服,特殊化可使中国民族万劫不复!
  丁、失败主义情绪的发生——认为军事失败,一切都无办法,不是一拚求幸,但是退求自保。拚而求幸,胜已不可能,便更倾向于退过黄河以自保。果真在华北已无战的可能吗?如无可能,退过黄河也不能自保。故无命令自由退过黄河的,是等于让日寇来便利统治华北。
  我们要为消灭这一切现象与克服这一切危机而奋斗,而战斗到底。要如此,就必须坚持抗战到底。只有全民众起来抗战,抗战才能持久;只有坚持抗战,才能得到国际友邦的赞助,才能拒绝任何不利于我们的调停,才能最后战胜敌人。

二 坚持华北抗战的可能及其前途


  抗战危机发生了,日寇更集中全力来加深我们的危机。其中心的一环,仍在压迫我军迅速退过黄河,拿着华北,好做文章。上海原是其牵制方面,次作战线,谁知沪战中的损失出乎敌人意料之外,因而进迫苏州,现正向南京前进。但日寇的战略中心,第一步仍在取得华北。故华北的抗战如真告一段落,抗战的危机便严重到万分,而且日寇也可以喘一口气再干。
  因此,坚持抗战必须以坚持华北战争为中心。华北抗战能持久,日寇将无法实现其全部阴谋。目前太原已失,华北抗战能继续么?能持久么?我们回答:绝对地能。
  第一,假使中央能有得力的生力军开来,能实行各线配合的出击,能增加生力军到敌人后侧,改变过去专守防御的战略战术,能动员广大民众参战,则华北战争可转变目前的危机,进入胜利的反攻!
  第二,如果上述这些条件一时做不到,甚至于敌人继续前进,占领了我们的渡河点——风陵渡,企图占领我们黄河要口,我们也还是有办法在华北在山西进行持久抗战。这持久战有下列各条件:
  甲、敌人的兵力没有可能统治全华北,不仅是乡村占不了,城市也占据不了太多。即使是铁路公路要道,也不能普遍占据。因之,敌人不能不用汉奸部队来统治许多城镇,用他的重兵火力巩固他的交通要道,用他的主力来和我们的部队作战。正好,我们便以游击部队消灭汉奸,武装民众,以一部轻装部队袭击、截断敌人大道交通,劫夺敌人辎重弹药,并以主力部队在山地寻求敌人一部而消灭之。这是完全有可能的。证以八路军在敌人后方恢复了十四个县城,烧毁了二十二架飞机,最近又夺加了南怀化〔113〕,击败了敌人许多前进的部队,就可以相信。
  乙、在地形上,持久战也是可能的。因为敌人兵力的准备,只能适用于铁路公路线上,最不适应于山地,且不熟识中国内地道路。而山西全境、冀察西部、热冀边地,都是山地,最便于我军的活动、存在与扩大。
  丙、在气候上,外国人总不能较中国人适应,尤其是冬春两季,更于日军不利。
  丁、民众的条件是基本的。日寇侵略中国,不论他怎样欺骗利诱,只能收买少数汉奸,大多数人民的财产是遭蹂躏的。故民众的反抗,是持久战的最主要的条件。敌人愈摧残,群众将愈觉醒起来,为民族的最后生存而奋斗。
  戊、民众武装已有了初步的发展。特别是晋冀察边的广大发展,将是我华北持久战的模范根据地。
  己、政府领袖和军队的决心成为争取华北持久抗战的主要条件。现在蒋、阎〔96〕及不少军队,正在加强着这个战争。我们还望他们有进一步的全局的布置。
  庚、最后,八路军留在华北作战,也为推动和领导华北持久抗战的重要因素。因为八路军是红军改编的,他有着长期运动战及游击战的素养。他将要发挥在这方面的特长,来影响友军,来组织和领导广大民众齐来抗战。
  这一切有利的条件,将决定着华北持久抗战的极大可能。这个抗战的性质,在极困难的时候,将成为以游击战争为主体,来坚持华北抗战。这虽然会有一个时候,但它决不同于六年来的东北四省。它的持久战,将影响和推动着全国抗战的开展,掩护全国新的军队的组织;全国抗战的开展,也正支持着它,同时也使着日本无法结束它的战争,而要影响着全世界援助中国抗战的运动。因此,这个游击战将有胜利的前途。它要在持久战中,壮大自己,武装人民,恢复许多城镇,破坏敌人交通,消灭部分敌人,最后得到全国生力军的参加,可以转到胜利的反攻,收复失地,驱逐日寇帝国主义出中国!

三 坚持华北抗战中我们的任务


  怎样来坚持华北抗战呢?这是我们现在要说的问题,也就是实现华北持久战的任务如何?最主要的,我提出四项问题:
  第一,军队的改造。原有的正规军,虽越打越少,但打仗要用组织好了的军队来打,因此,改造旧军,成立新军,便成为目前迫切的任务了。改造军队,目的不是在换一批人,而是在改造他的组织制度。在这里,今后在华北作战的部队,其组织必须适合山地运动战和游击战,应采用“三三制”〔114〕,而附有游击队及轻便后方辎重与多数的通讯资材的编制。其次,政治工作制度必须建立,而且要成为军队的生命线来巩固部队。提倡自觉纪律,保障部队与人民的密切关系。其三,部队的生活必须改善。政治生活要平等,连队经济要公开,士兵生活要提高,官兵要团结一致。其四,部队的指挥要给以独断专行的权力,要使其能独立作战,分区活动,不怕留在敌人背后,不怕被敌人切断。其五,作战的战略战术要改变,要认识现在是野战,是运动战,是游击战,争人不争地。其六,要建立各部队的后方,要有源源不绝的后方接济,在困难时也要独立自给。这样的军队是活的,是人民的,是革命的军队。这样的军队,这样的指挥,便能坚持华北抗战到最后的胜利!
  第二,开放政权。现在,全华北已不是中华民国的统一政权,而是日寇汉奸的政权。日寇的自治是伪自治,我们应该以真自治来发动民众,开放政权。因此,目前华北的政权,应该是国民政府一部分的地方政权。首先,它在制度上,应该是民主政治,应该团结全华北的抗日人民,不论何党何派何军,均应容纳他们的代表,来共同担当国事,主持救亡大计。其二,在组织上,应该从县区上施行地方自治自给,以坚持中华民国的正统,然后及于省区。其三,在政策上,应实行抗日的纲领。我们提议应该根据共产党提出的十大纲领〔115〕来实施战区的救亡政策。
  第三,开放民运。华北若再不开放民运,军队就无法补充,作战将无人援助,民众武装将无法建立,强悍者将受日寇的屠杀,懦弱者将变为日本顺民,狡黠者将变为汉奸,而奸商劣绅将首先悬挂日旗担任维持。我们如不愿意这样,只有无丝毫迟疑地宣传民众,发动民众,组织民众,武装民众,起来共同担当华北的持久游击战。首先,应向民众作广泛深入的抗日宣传。其二,要组织广大的民众在工会、商会、农会和学生会之中,并吸引他们到政治团体中来。其三,要发动民众为保护其自身利益而斗争,并联系到民族利益上来。其四,要组织他们在武装训练之中,引导其参加人民自卫队、游击队、义勇军,并吸引到部队中来。
  第四,肃清汉奸。坚持反对投降主义、失败主义及特殊化的倾向,是争取持久战的先决条件。只有反对这些汉奸,才能团结全华北人民,全华北军队,影响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坚持华北持久战争,而取得最后胜利。



  *这是在山西临汾一次群众大会上的演讲,刊载于汉口《群众》周刊第一卷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