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吴季严

迅即策应欧洲东线的大战

吴季严

(1943年7月10日)



   德苏战争进入了第三年,希特勒自掘坟墓的第三次夏季对苏攻势又已经开始了。这次新攻势所用的兵力,计为德军一百三十个师团,及附庸军三十八个师团,共约三百二十七万人。其用以发动初步进攻的实力,约为兵员五十万,坦克车数千辆及飞机数千架。激战展开于莫斯科以南三百余公里之奥勒尔、库尔斯克一线。在最初三日内,德方已损失坦克车千余辆,飞机六百余架,兵员一万余名。据莫斯科八日合众电告诉我们:“德军之损失,自比例上言之,已较斯城之损失为大”,是则攻势之猛,战况之烈,盖不难想见!

   德军此次疯狂进攻的真正目的究竟何在呢?英美通讯社于此问题所作之判断,颇不一致。路透社认为此未必为夏季攻势之开始。伦敦方面的军事观察家,亦谓“德军此次攻势,仅在发动猛烈之进攻,借以破坏苏方攻势之准备,故其目的并非欲毁灭苏军”。但同时又认为“在现阶段战争中,德军真正之目的仅能付诸猜度”。合众社则以为“奥勒尔、库尔斯克、比尔哥罗德一线,战况之烈及武装配合之多,均为作战以来所未有……试观德军之不顾一切,竟以装甲部队倾巢来犯,其在盟国开辟第二战场之前,实有摧毁苏军之必要也”。我们对于这一攸关整个世界战局之推移的问题,虽异常重视,然仅根据报纸上不完全之消息,同时对于英美开辟欧陆新战场的联合准备究已达到何种程度,又仅只能“付诸猜度”,自然难以遽下确切的推断。不过有几点我们必须密切加以注意:第一、据伦敦七日合众电告诉我们:“军界灵通方面最近消息,德方已将其整个坦克车之最大部份调至东线,参加奥勒尔、比尔哥罗德方面之攻势”,其志不在小可知;第二、同日莫斯科的合众电又告诉我们:“据各方暗示,与莫斯科遥遥相对之斯摩陵斯克前线战事,似将立刻爆发”。该城在奥勒尔的西北方,与莫京相距亦仅三百余公里,倘该线战事亦系由德军发动,则轴心方面的战略计划,显系企图于莫斯科的西南一举摧毁苏军之主力,使其于未来的全面战争中,能以得到自由肆应的较优地位;第三、密云不雨的欧洲登陆战,近来消息愈加沉寂,英相邱吉尔在下院中对于这个问题所作的声明,不管是暗示盟军在最近的目前不会大举向欧陆进攻,由现在至“秋季落叶”时期,尚有一段时间上的距离,希特勒自然会紧紧抓住这时间上的空隙以求对苏一逞。根据这几点看起来,伦敦军事观察家所谓“其目的并非欲毁灭苏军”,显系低估了东线战事形势的严重性。

   我们在五月二十四日的社论中曾经作过如下的分析:“今日正当希特勒全力图苏的时候,自军事观点言之,盟国若能及时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以与东线苏军的奋战桴鼓相应,必可加速纳粹德国的失败过程;若由于政治上决策的错误,使军事行动坐失机宜,则德国始终可占着各个击破的优势,一旦苏联的主力被击溃,盟国那时再向欧陆开辟战场,不仅事倍功半,且必因整个战局之逆转而师老无功,靡烂世界的战争必将旷日持久的吞噬去更多的人类生命与财产”。现在战局的发展,正临到了这样严重的关头,我们有必要再度提出同样的呼吁:切不要坐视纳粹洪流冲决东线的堤防,要知道轴心军力泛滥于莫斯科原野之日,亦即是整个世界战局最黑暗之时,其对于同盟国方面可能发生之影响,较之北非失败所加诸轴心方面的影响,在深远程度上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我们的结论是:欧洲新战场的开辟,此时切不可再保持着盘马弯弓的姿态了!

一九四三,七,一〇。




感谢 先知在1917 收集、录入及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