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王独清

诗人魏莱奈之二大名作

王独清

(1922年4月15日)


  〔说明〕本文刊载于《学艺》第4卷第2期,1922年8月1日出版,署名:王独清。


  于介绍魏莱奈二大名作之先,对于魏莱奈之平生,不能不略有以介绍。

  魏莱奈(Paul Verlaine)于一八四四年生于法国Metz城,曾习法律,但他性好吟咏,后竟以成名。普法之战,曾投身从军。又曾游比利时英伦各地。著作颇不少,随时皆有译本。于一八九六年死于巴黎。

  这样叙述,似乎他底一生很是简单。其实不然。我们现在若只把他著名的诗集《智慧》(Sagesse)一读,便可知道他底生活最是复杂,他那种对于Catholicisme底热忱,实在是由他Charnelisme放浪后所生的反动。老实说,他确是一个被灵肉不调和之苦痛送了一生的人:他曾同一位美貌的青年诗人兰卜(Arthur Rimbaud)相识,后竟陷于同性之恋爱,结果竟以手枪对付他底好朋友,遂把身子投入狱中去了。唉,这是何等强烈的肉之生活!

  灵肉不调和,人生之悲剧乃以发生。批评家谓灵肉两方面最矛盾的表现,就要算魏莱奈了;所以Anatole France说他可称为一位“正教徒”(Orthodox),同时又可称为一个“渎神者”(Sacrilège)。这就是说,一面求灵底生活,一面又陷于肉底生活;一面是Pious man,一面却是个大Pagan。——总之,他是一个Decadent Modernism底完全代表者。

  当然地,魏莱奈并不是安于堕落的人。从前英国大诗人摆伦(Byron)与他母亲信中曾说:“人生第一须不作恶事,此虽甚难办到,但能力可办到者,尚有知过即改”。我们对于魏莱奈,也可以看出这样的特征:他不但“知过即改”,并且犯罪后,立刻有最诚实的忏悔。只是他底生活,却总在灵肉极不调和之苦闷中。故他底作品,虽是象征派之特出,但终有颓废之病的倾向。因此,有些批评家对他深致不满。但是他却有两首最出名的诗,就是厌恶他病的倾向的人也赞赏称诵不止:这便是我现在要介绍的。

  这两首出名的诗是甚呢?一是他《土星之诗》(Poèmes Saturniens)集中底《秋歌》(Chanson d'automne);一是他《善良之歌》(La bonne chanson)集中底第六篇。

  要知道这两首诗底价值,须先明白近代诗底两种趋势。第一,诗与音乐之合一:因为诗歌底作用,并不止只代表作者底感情与思想,最重要的全在激刺读者的神经;激刺神经底方法,莫过于利用“音”与“色”,而独有“音”之利用,在象征派尤为主重,有时就是词句没有意义都可以,只要有音律,把那种情调传出,便是好诗;这是借用于高低不齐的音波之一种官能底艺术。第二,诗体之缩短:诗歌重在激刺人之神经,那么,时间一长,便容易失去功效,象征诗底作用,全在一个暗示(Suggestion),全在一瞥间的锐敏之激刺,诗体若长,决引不起神经上剧烈之Vibration;这是重在极短的抒情诗。

  懂得这道理,然后才可读魏莱奈之二大名作。

  这两首诗不但是魏莱奈底代表著作,而且可作一切象征诗底认识上之最完善的形式。批评家以为法兰西抒情诗之最上品,并非过誉。《秋歌》底妙处,全在传出晚秋之悲哀,以最少之行数(原诗共十八行,今译作六行)。写出无限的情趣,无论是谁,读后没有不认作一种音乐的。《善良之歌》集中底第六篇更是象征派之真正艺术,你看他写极悲哀之爱情历史,却那样简单(原诗共十八行,今译作十行),那样轻淡,而引起人Sensibility处却特别的强;这首诗在德国,曾有大诗人Dehmel最有名的译本。

  我们最应知道的就是这种暗示法的象征诗,实是由魏莱奈所创的。魏莱奈底平生,既有那样强烈的肉之生活,又那样地陷于灵肉极不调和之苦闷,却不产出米塞(Musset)浪漫派底艺术,乃竟能产出一种主重Stimmung底象征诗,这虽有时代底关系,但终是这位诗人底一大特色!

  秋歌



  秋琴长叹之音
  以寂寥弱调伤我之心。

  钟鸣时一切暗澹而止息,
  我回思旧景而出涕;

  我去狂风中而其所劫,
  忽此忽彼,有如已死之叶。

  (一九二一,九,八,译。)

  《善良之歌》集中第六篇



  白月照于林中;
  树枝在软条下而发声……

  噫,何等钟情。

  池水明,
  如长镜,
  风哭处黑柳之影……

  此时之痴梦。

  有虹光之苍天低垂
  彼宽大柔和之恕罪……

  此方为可深思之时刻。

  (一九二一,一二四夜,译。)

  (附言)《秋歌》一诗,中国似有人译过,但所译甚不佳。因此诗之所以传诵一时者,全在其中含有音乐,英文译本,所重亦在此;若译名著而失了他原有之价值,则甚非所宜。近来国内对于名诗底翻译,常有此病:只知以直译介绍艺术,却不知艺术的要素,全在他底音,色,风韵……,若失了他底要素,甚至使人不能明白,不但不如不译,且对于原作,亦未免负有罪过了。

一九二二,四,一五,草于法国。




感谢 先知在1917 收集、录入及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