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全俄民主会议以后的那段时间里,我党内部抵制和反抵制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在列宁坚决的压力下,部分同志转到了抵制预备议会的观点上。10月7日举行了长久热烈的党团会议。托洛茨基做了捍卫抵制观点的讲话;加米涅夫和梁赞诺夫做了反抵制的讲话。后一种观点的代表已经不敢原则性地支持参加预备议会,而是坚持把退出预备议会推迟到某个能提供退出理由的问题时,似乎不这样群众就不能理解退出行动。辩论的结果是托洛茨基的观点获胜,诚然是以微弱的多数。这个事实直观地表明,列宁在其9月间写的信中无情地谴责的情绪还很强。
[2] 布里根杜马系沙皇俄国筹划讨论法律草案的高级代议机构。1905年7月由内务大臣А.Г.布里根拟定关于召开国家杜马的法案及其选举条例。由于1905年10-12月的革命事件,这届杜马未能召开。——译注
[3] 关于把政府迁往莫斯科的问题是克伦斯基在10月初提出的。政府决定立即把部分机关迁走,只是由于革命群众的压力迫使政府推迟逃离革命的彼得堡。《工人道路报》的报导表明,这个迁都计划是经过认真考虑的:
在10月4日的政府会议上,根据克伦斯基的倡议提出了关于政府撤离的问题。政府必须撤离的官方理由是战略考虑。在内阁成员中,对这个建议的实质没有反对意见。争论是在这个问题上产生的,即立即公布撤离决议,还是先落实撤离所必须的一切措施,然后再公布关于把政府迁往莫斯科的正式决议。克伦斯基坚持立即解决这个问题。决定临时政府在预备议会的第一次会议上声明政府迁往莫斯科是不可避免的,建议预备议会也迁往莫斯科。政府打算立即着手与民主派最有影响的党团进行谈判,以确保问题在没有大的摩擦的情况下在预备议会上通过。10月5日上午,在柯诺瓦洛夫的主持下,召开了政府成员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基什金做了关于临时政府撤离彼得格勒的计划的报告。
[4] 《铁锤报》于10月6日被封,印刷该报的印刷厂被征收。
[5] 即预备议会。——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