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德〕罗莎·卢森堡 -> 资本积累论(1913)

第三编 积累的历史诸条件



第二十五章 扩大再生产图式的矛盾



  我们在第一编中看到马克思的积累图式没有解答扩大再生产是为着谁进行的这一问题。如果从字面上看资本论第二卷末尾的图式,好象资本主义生产,总是自己实现全部剩余价值,并应自己的要求,来使用资本化的剩余价值的。这是马克思在分析他的图式时所给人的印象。他好象反复地试图以货币手段,即资本家与劳动者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表现图式中的流通问题。这种尝试,结局会使他认金生产者为救命神借以引导到再生产问题。此外,资本论第一卷中,省一段重要的话也只能作同样的解释,在那里,马克思说:“首先年生产必须供给这一切对象物(使用价值),来补充一年中消费掉的资本的物质成分。把此等部分除去以后,留下的,就是剩余价值依以存在的纯生产物或剩余生产物。这个剩余生产物是由哪些物品构成的呢?也许是由那些用来满足资本家阶级需要与愿望的物品;此等物品,会加入资本家的消费基金内。但若就是这样,剩余价值就被干杯到底,只能有简单再生产了。
  为要积累,人们就须把剩余生产物一部分转化为资本。如非借助于奇迹,能转化为资本的,是限于能被使用在劳动过程上的物(即生产资料),和劳动者能依以维持生存的物(即生活资料)。因此,年剩余劳动的一部分,必须被使用来生产追加的生产资料及生活资料,那是替换垫支资本必要量以上有余的。一句话,剩余价值能转化为资本,只因为剩余生产物(剩余价值就是它的价值),已经含有一个新资本的各个物质成分。”[1]
  于是,为要积累,就必须具备下述条件:
  一、资本化的剩余价值首先就以资本的实物形态出现(作为追加的生产资料及劳动者的追加生活资料的)。
  二、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大,完全依靠了自己的(资本主义的生产的)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来进行的。
  三、生产扩大(积累)的限度,总是由可资本化的剩余价值的大小来决定的。既然这个限度依赖于表现剩余生产物的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的量的结合,所以它不会扩大,也不会缩小。如果缩小,实物形态的剩余生产物一部分,就将不能使用了。不管哪一方向的偏差,偏高或偏低,都能惹起周期的动荡与危机(关于这一点,暂时不管);因为,平均来看,资本化的剩余生产物与事实上的积累,总归要相等的。
  四、资本主义的生产本身,是其剩余生产物的唯一购买者,所以资本积累,没有什么限界。
  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图式,是和上述条件相一致的。在这里,积累是自动地进行着,到底生产是为何人而益加扩大?为哪一些新的消费者而益加扩大?一点也不清楚。那个图式,设想如下的过程:煤炭工业之扩大是为了扩大制铁工业,制铁工业之扩大是为了扩大机器工业,机器工业之扩大是为了扩大消费资料的生产,消费资料的生产扩大,又是为着维持矿工、铁工、机器工及本部门日益增多的劳动大军。这样一来,事情就绕着圈子“无限地”反复旋转。如果孤立来看马克思的图式,它的确可以作这样的解释,因为马克思本人曾经反复而明确地指出,他企图从单纯由资本家与劳动者所构成的社会中,去说明总资本的积累过程。关于这一个问题,“资本论”各卷中都可以找到。
  “资本论”第一卷“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那一章,恰好就这样说过:“在这里,使一国奢侈品能转化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反之也使一国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能转化为奢侈品的输出贸易,是被搁在一边了。为了要摆开搅乱的附随事件,便于在纯粹形态上理解研究的对象,我们在这里必须把商业世界当作一国,并假定资本主义生产已经到处确立,并且已经征服一切产业部门。”[2]
  “资本论”第二卷中,这个假定出现过好几次。例如,第十七章“剩余价值的流通”,这样说:

  “现在只有两个出发点:资本家和劳动者。一切第三种人,不是为这两个阶级服务,从他们那里得货币为酬,便是不提供对当的服务,就在地租利息等等形态上,成为剩余价值的共有者……至于劳动者,我们讲过,就劳动者投入流通中的货币来说,他只是第二步的出发点,资本家却是第一步的出发点。”[3]

  更在同一章内,特别关于积累前提下的货币流通,有这样一些话:

  “……但若我们假设资本家阶级不是一部分而是全体从事货币资本的积累,困难就发生了。依照我们的假设,——资本主义生产有一般的和唯一的统治地位——在这个阶级之外,还只有劳动者阶级。”[4]

  同样在第二十章也说过:

  “……因为在这里只有两个阶级存在:那就是只能支配自己的劳动力的劳动者阶级,和独占着社会生产资料,也独占着货币的资本家阶级。”[5]

  在“资本论”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的说明中,马克思很明确地说:“让我们设想全社会只是因产业资本家和工资劳动者构成。又把那种价格变动除开不说,那种变动会使总资本大部分不能在平均状况下实行替换。而在全部再生产过程的全面联系(这特别是由信用制度发展的)中必然会引起暂时的一般的停滞。同样,又把信用所助长的虚假营业和投机买卖也除开不说。这样,危机好象就只能由不同各部门生产的不平衡,由资本家自己的消费与他们的积累的不平衡来说明了。但实际的情形却是,投在生产上的资本的替换,大部分要依存于那些不生产什么的阶级的消费能力;劳动者的消费能力,则部分地受工资法则的限制,部分地受这个事实的限制:他们要在他们的使用能够为资本家阶级赚到利润的时候,才会被使用。”[6]最后一段引文涉及危机问题,我们现在不讨论它,可是,马克思很明确地指出,总资本的运动,“实际上”只依存于三种消费者,即资本家,劳动者,以及“非生产的阶级”,那就是依存于资本家阶级的随从者(如君王、僧侣、教师、妓女、雇佣军队)。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很正确地把这些人只当作派生的购买力的代表者,剩余价值或工资的寄食者来处理。
  最后,在“剩余价值学说史”第二卷第二部“论资本的积累与危机”中,马克思规定积累的一般的前提如下:
  “在这里,我们只要考察资本在其不同发展阶段中所通过的诸形态,现实生产依以进行的现实关系,是不在考察之列的。我们总假设,商品是依照价值售卖的。资本的竞争不被考察,信用制度也不被考察。社会的现实构成,决不是单纯由劳动者阶级和产业资本家阶级构成;在其内,消费者和生产者也不是同一的,第一个范畴(即消费者的范畴),(其所得,就一部分说,是第二次的,是由利润和工资派生的,不是原始的),要比第二个范畴(生产者的范畴)更广得多,从而,他们支出所得的方法和他们的所得的大小,会在经济的家计上,特别是在资本流通过程和再生产过程上,引起极大的变更。但社会的现实构成,也不在考察之列。”[7]因此,马克思虽已论究了“社会的现实构成”,但只考虑到那些剩余价值与工资的伴食者,也就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范畴的随从者而已。
  毫无疑义地马克思对资本积累过程的分析,只是限于在完全由资本家与工人所构成的社会里,在资本主义生产方法普遍而独占的支配条件下。但是,在此前提之下,他的图式除了为生产而生产的解释外,别无其他解释。
  让我们回忆马克思扩大再生产图式的第二例。

第一年:
I.   5000C+1000    V+1000m=7000(生产资料)
II.  1430C+ 285    V+ 285m=2000(消费资料)
                9000
第二年:
I.   5417C+1083    V+1083m=7583(生产资料)
II.  1583C+ 316    V+ 316m=2215(消费资料)
                9798
第三年:
〔该处1173C与342C疑为打印错误,应为“1173V”“342V”——录入者注〕
I.   5869C+1173    C+1173m=8215(生产资料)
II.  1715C+ 342    C+ 342m=2399(消费资料)
                10614
第四年:
I.   6358C+1271    V+1271m=8900(生产资料)
II.  1858C+ 371    V+ 371m=2600(消费资料)
                11500


  图式指明积累年年不断,在所获得的剩余价值中,恰好是一半由资本家消费,一半资本化那样进行着。资本化之际,追加资本及原有资本不断保持同一的技术基础,即同一的有机构成或同比例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分配,而且也保持同一的剥削率(常为100%)。剩余价值的资本化部分,按照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的假定,一开始就是以追加的生产资料与工人的生活资料的形态出现。这两者都是用来使第一部类及第二部类的生产,益加增大。引起这种生产增大的不断进行,是为着谁呢?从马克思图式的诸前提中看不出来。当然罗,生产增大了,社会消费也会同时增大。资本家的消费增大了(从价值上看,第一年是500+142,第二年是542+158,第三年是586+171,第4年是635+185),劳动者的消费也会增大,其正确的指示器,从价值上说,是两部类每年增大的可变资本。如果其他一切都不加考虑的话,资本家阶级所增大的消费,决不能看作是积累的目的。事实刚刚相反,当这种消费进行而且增大的时候,就没有积累可言;资本家个人的消费只能看作简单再生产。问题毋宁在于:如果资本家自己不消费而“禁欲”,即在积累的场合下,资本家是为着谁而生产呢?更不用说,日益增大的劳动大军的维持,并不是继续增长的资本积累的目的。工人的消费,在资本家看来,乃是积累的一个结果,如果不颠倒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那既不是它的目的,也不是它的前提。无论在怎样的场合,工人常常只能消费相当于可变资本那一部分生产物。此外,一文也不能多消费。倘若是这样,那么,那些不断扩大的剩余价值,靠谁人去实现呢?图式告诉我们:是资本家本身,只有他们才能实现。那么他们怎样处置这些日益增大的剩余价值呢?图式答复我们:他们为了日益扩大自己的生产,而使用它。从而,这些资本家们就成为一种为扩大生产而扩大生产的糊涂虫了。他们为了要用来制造新机器,所以反复不断地制造更多的新机器。于是,结局就不是资本的积累,而是毫无目的地增加生产资料的生产了。只有象图冈·巴拉诺夫斯基般的胆大妄为,象他那样对怪论的爱好,我们才能认为这种不知疲倦的凭空乱舞,是资本主义的现实在理论上的一个忠实反映,是马克思学说的正确推断。[8]
  除了在资本论第二卷中所揭载的马克思草拟的扩大再生产分析外,马克思在全书中,特别是在资本论第三卷中,很详细而明确地叙述了他对典型性的资本主义积累进程所持的一般见解。我们只要充分地理解这个见解,就很容易看出第二卷终末的图式的一些缺陷。
  如果我们从马克思理论来考察扩大再生产的图式,就可以发现其中的矛盾。
  首先,这个表式完全没有考虑到增大的劳动生产力。表式中虽可看出积累的进行,但只是以每年的资本同一构成,即生产过程的同一的技术基础为前提。这种方法本身,为使分析简单化起见,本无不可。但是,到了后面我们研究实现社会总生产物和再生产的各种具体条件时,我们必须考虑到那些与资本积累过程并行的,且和它有不可分离关系的技术变化。如果把劳动生产力的增大估计进去,社会生产物(生产资料及消费资料)的实物总量,要比图式所指示的它的价值量,增大得更快。使用价值量的增大之另一面,也就是价值关系的变化。根据以马克思整个理论为基础的,使人不能不相信的证明来看,劳动生产力迅速的发展,表现在下列事实中:即在资本积累增大的条件下,资本的构成及剩余价值率,并不是象马克思的图式所假定的那样,停止不变。事实恰恰相反,随着积累的进行,两部类的C(不变资本)不仅绝对地增大,而且比之V+m,或新创出的价值全体(劳动生产力的社会表现)也相对地增大。同时,不变资本比之可变资本,以及剩余价值比之可变资本,也相对地增大。换言之,剩余价值率(劳动生产力的资本主义的表现也同样地增大。这种变化,并不一定要照字面那样每年发生,而马克思图式中的“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等”的关系,也一般不必需要和历年一致,可以任意选择一个时间都行。最后,资本的构成及剩余价值率的变化,也可以任意假定发生在第一、第三、第五、第七等年,或发生在第二、第六、第九等年。问题只是在于一般把这种变化当作周期的现象而估计进去。如果要相应地修正那个图式,那么,这种积累方法会产生每年的生产资料愈加不足,消费资料愈加过剩的结果。图冈·巴拉诺夫斯基想在纸上克服一切困难,他简单地编造另外一个图式例子,把其中可变资本每年减少25%,纸上的数字练习,既然相当成功,图冈就夸耀地认为他已证明这一点:即使消费绝对量减少,积累还是可以照样圆滑进行的。但图冈本人也终于不得不承认他的假定(可变资本的绝对减少)是和现实非常矛盾的。事实完全相反,可变资本在一切资本主义国家中,是绝对地增大。只是比之不变资本更为急速的增大,它就显得相对地减少。根据实际所发生的情况,单单每年的不变资本较快地增大,可变资本较慢地增大及剩余价值率的继续增大,那么,就会出现社会生产物的物质构成及资本的价值构成之间的不均衡。假如,马克思的图式中,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例,不是五对一的固定比例,而是通过每一次资本的增大,就使构成提高,即第二年为六对一,第三年为七对一,第四年为八对一;又再假定劳动生产力提高了,相应地剩余价值率也不断增大。例如,我们不假定100%的固定的剩余价值率(虽然可变资本相对地减少了),而假定照马克思图式中所采用的剩余价值。最后,我们假定从所获得的剩余价值中,照例以半数资本化(第二部类除外,因为根据马克思的假定,它在第一年有一半以上的资本化,即剩余价值285之中,有184被资本化)。若果如此,我们就可得到如下的结果:

第一年:
I.   5000C+1000    V+1000m=7000(生产资料)
II.  1430C+ 285    V+ 285m=2000(消费资料)
第二年:
I.   5428(4/7)C+1071(3/7)  V+1083m=7583(生产资料)
II.  1587(5/7)C+311(2/7)  V+ 316m=2215(消费资料)
第三年:
I.   5903C+1139    V+1173m=8215(生产资料)
II.  1726C+ 331    V+ 342m=2399(消费资料)
第四年:
I.   6424C+1205    V+1271m=8900(生产资料)
II.  1879C+ 350    V+ 371m=2600(消费资料)


  积累若果照此进行,则生产资料第二年会短缺16,第三年不足45,第四年短缺88;同时,消费资料第二年会过剩16,第三年过剩45,第四年过剩88。
  生产资料的短缺,一部分可能是表面的现象。劳动生产力增大的结果使生产资料量的增大,比之它的价值量的增大更快,换言之,将造成生产资料的价值低落。对生产技术的提高而言,问题是在于使用价值或资本的物质要素,而不是在于价值。因此,生产资料在价值上虽感短缺,但在数量上可能足以用来继续进行积累到某种程度。这种现象,和其他现象还阻止了利润率的实际下降,使它仅仅成为一个倾向。但如我们的例子所表示,不仅延缓利润率的下降,而且是使它完全停止。从另一方面看,同样的事实表明,没有销路的消费资料的过剩量,要比以价值来计算的过剩量更多。于是,剩下的问题,正如马克思在其他场合所处理的一样,或者由第二部类资本家自己消费那些剩余(如果是这样,以那些资本家们而论,所实行的不是积累而是简单再生产),或者,这些剩余完全卖不出去,二者必居其一。当然,人们,可以这样答复:前面例子上所提出的生产资料短缺,极其容易补救。我们只要假定第一部类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多资本化一些就好啊。事实上,马克思的例子所假定的,说资本家每次都必须恰恰把其剩余价值的一半,加入资本中,那是完全没有根据的。随着劳动生产力的进展,剩余价值资本化的部分,可能愈加增大。这种假定更有可以被允许的一点,那是大家所知道的,技术进步的结果之一,是使得资本家阶级的消费资料的价值降低。从而,被他们所消费的收入的价值相对的(与其资本化部分比较)降低,仍足以使该阶级保持原有的或甚至较高的生活水平。于是,我们可以这样假定:我们可以通过把第一部类本来用来消费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这一部类所生产的剩余价值,与它所生产的其他部分相同,是以生产资料的形态出现的),转移到不变资本上,由此而补偿生产资料的短缺部分。那就是说:第二年转移11 4/7,第三年转移34,第四年转移66。[9]可是,这个困难问题解决了,只加大了另外一个困难。第一部类资本家为要使积累可能,愈加相对地限制他的消费,则第二部类的消费资料就愈加卖不出去。因此,不变资本即使想要在过去那样的技术基础上进行扩大,也愈益成为不可能了,这是非常明显的事实。第一部类资本家相对地愈加限制消费的前提,就是第二部类资本家相对地愈加扩大消费。第一部类积累加速的假设,必须以第二部类积累减速的假设来补充;一个部类的技术进步,则伴之以另一部类的技术落后。
  这个结果决不是偶然的。通过上面对马克思图式的研究,我们现在专门加以说明如下:马克思本人也承认,技术的进步,表现为不变资本的相对增大(与可变资本比较而言)。其结果必然会使资本化的剩余价值在C与V之间的分配,不断发生变化。可是,马克思图式中的资本家,决不能任意进行那个分配。因为,他们在进行资本化之初,是受他们的剩余价值的物质形态所束缚的。依照马克思的假定,一切生产的扩大是以资本主义方式所创出的自己的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来进行的。——这里没有其他生产场所和生产形式,除两部类资本家及工人外也没有其他消费者——另一方面,使积累圆滑进展的前提,乃是两部类的生产物,要一点不留地参加到流通中去。因此,便产生下面的结果:即扩大再生产的技术形态,是由剩余生产物的物质形态来预先严格规定的。换言之,马克思图式上的扩大生产,每次都必须在这样的技术基础上才有可能,那就是第一部类及第二部类所造出的剩余价值都被使用着(这里,必须记住两部类只有通过相互交换,才能获得各人的生产要素)。于是,资本化的剩余价值每一次在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间的分配,以及追加生产资料与(工人的)消费资料在第一部类与第二部类间的分配,一开始就受图式中两部类的物质关系与价值关系所规定。可是,这些物质关系及价值关系的本身,已经反映一个特定的生产技术形态。这就是说,在马克思图式的假设下,积累进行之际,每次所规定的生产技术,也已预先决定了扩大再生产下一阶段的技术。换言之,倘若我们按照马克思的图式,假设资本主义的生产扩大总是由在资本形态上所生产的剩余价值来进行,此外,更假设(这个假设,不过是同一假设的反面)一个部类的积累,紧密地依赖于另一部类的积累,那么,生产技术基础的变化(此变化表现在C与V的比例中)就成为不可能了。
  我们仍可从另一方面来解释同样事情。无疑,当资本有机构成高度化,即不变资本比可变资本增加得快的时候,在物质形态上就表现出生产资料的生产(第一部类)比之消费资料的生产(第二部类)增加得快。但是,在马克思的图式内,两部类的严格协调是被当作不辩自明的公理来看的,它排斥了任何部类内积累的变化。我们有充分的根据来假设,在加大的技术条件下,较大一部分的资本化的剩余价值,不断从社会转入生产资料部类中去,不转入消费资料部类中去。既然生产的两部类,因为只不过是同一的社会总生产的分科,或者可以看作全体资本家的部分经营,这种假设——由于技术的要求,把积累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不断从一部类移转到另一部类——是无可非议的,而且也符合资本的事实上的实践的。不过这个假设,只能适应于把资本化的剩余价值作为价值的大小来考察。根据马克思的图式及其诸关系上看,这一部分剩余价值,采取一定的物质形态,而这个物质形态又规定了它的资本化。因此,第二部类的剩余价值是作为消费资料而存在的。它只有依靠第一部类才能实现。因此,把一部分资本化的剩余价值,由第二部类移转到第一部类的企图,终于宣告失败:首先失败于剩余价值的物质形态上(这种物质形态对第一部类是无用的),其次,失败于两部类的交换关系上,因为这种关系必需使第二部类生产物中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移到第一部类时,第一部类以相同价值的生产物转移给第二部类。所以,在马克思图式的限界内,要使第一部类比第二部类有较快的增长是完全不可能达到的。
  无论我们怎样去对待在积累进展中生产方法的技术变化,如果不推翻马克思图式的根本关系,那就无法进行。
  此外,根据马克思的图式来看,每次资本化的剩余价值,到了下一生产期间,会直接而且全部加入生产。因为,剩余价值最初就具有物质形态,这种形态只能通过特定方法来使用(可消费的部分除外)。剩余价值以货币形态被兑现而贮藏起来,作为等待投资的资本,在那个图式中,是不存在的。在马克思看来,作为自由的货币形态而存在的私人资本首先包括逐渐积存起来的货币用来抵偿固定资本的磨损,并充作固定资本今后更新之用的;其次包括代表已经实现的剩余价值,但用来投资在数量上还嫌太少的那些货币。这种自由货币资本的二个源泉,从总资本的观点来看,为数太小,可以搁而不论。因为,倘若我们假定被实现的剩余价值只有一部分保留货币形态,充作将来投资之用,那么,马上就发生这样一个问题:购进代表这部分剩余价值的实物的是谁?提供货币的又是谁?如果是这样答复说:正是其他资本家。那么,资本家阶级既然在图式上是以两部类来代表的,并一部分剩余价值也就不能不看作在事实上已用作投资,并已被使用在生产上了。这样,我们就退回到把剩余价值直接地和全部地用作投资的地位了。
  或者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凝固为货币形态,保存在某些资本家手中,这是否意味着相应部分的剩余生产物在物质形态下,保留在另一些资本家手中?已经实现的剩余价值由一些资本家贮藏起来,这是否意味着另一些资本家的剩余价值不能实现,因为资本家相互间是剩余价值的唯一购买者?如果这样,那么,图式中所描写的再生产及积累的圆滑进程就会中断了。我们将会碰到一个危机,它不是由于生产过剩所产生的,而是由于积累的意图所产生的,正如西斯蒙第所想象的那一类危机。
  马克思在“剩余价值学说史”中某一个地方明白说过:“在这里,我们没有说到这种情形:蓄积资本,比能投在生产上的资本更多,以至必须在货币形态上,休闲的,把资本存放在银行业者手里,没有说到国外放款等等。”[10]对这些现象,马克思要我们参阅论竞争一节。然而,最重要的是,马克思的图式确实排斥了这种过剩资本的形成。自由竞争的概念不管你怎样用广义来解释它,显然不可能创造不从再生产过程产生的价值和资本。
  这样,这个图式排斥了生产的跳跃式的扩大。它只容许与剩余价值的形成在步调上紧密地一致的,生产逐步扩大,而这种逐步扩大是以剩余价值的实现与资本化两者间相等同为基础的。
  根据同一的理由,这个表式是假定一样包括两部类,从而包括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部门的积累。它排斥需求的跳跃式扩大,也同样地排斥资本主义生产的个别部门的片面发展。
  因此,这个图式所假设的总资本运动是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过程相矛盾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粗看起来有两种典型的事实。即一方面,遍及全部生产的跳跃式的周期扩张;一方面,各生产部门极端不平衡的发展。英国棉业历史,从十八世纪最后25年到十九世纪70年代止,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富特点的一章,但根据马克思的图式它是完全无法解释的。
  最后,这个图式又和资本论第三卷所表述的资本主义总过程及其经过的见解相矛盾。提出这个见解的根本思想是资本主义分配关系下的生产力的无限膨胀能力与社会消费的有限膨胀能力之间的内在矛盾。我们听一听马克思在第十五章“这个法则(利润率低落的法则)的内部矛盾的展开”中的详细说明:

  “假设已经有必要的生产资料,那就是,假设已经有充足的资本积累,在剩余价值率,从而劳动的剥削程度为已定时,剩余价值的创造就不会在劳动人口以外,再遇着什么别的限制。在劳动人口为已定时,就不会在劳动剥削程度以外,再遇着别的什么限制。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质上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就是表现在剩余生产物或无给劳动在所产商品中依以对象化的可除部分内。我们不要忘记,这个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一部分再转化为资本的过程,即积累过程,在这个剩余价值生产中是一个不可少的部分——便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的目的和决定的动机。所以我们不要把这种生产,表现为别样的东西;那就是,不要认为享受是这种生产的直接目的,不要认为这种生产,是为资本家生产享受品。(当然,更不能把劳动者的享乐品生产,当作生产的直接目的——著者)如果这样看,我们就会完全看不见资本主义生产表现在它的全部内在核心形态上的特殊性质。这个剩余价值的获得,形成直接的生产过程。象上面讲的,这个生产过程,除了以上所述,没有任何别的限制。可以榨出的剩余劳动量一经对象化在商品内,剩余价值就被生产了。但和剩余价值这种生产一起终了的,只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第一种行为,直接的生产过程。资本吸取了这样多的无给劳动。跟着这个表现为利润率下降的过程的发展,这样被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的量,会惊人地增大起来。现在是过程的第二种行为了。总商品量,总生产物——那包含补偿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部分,也包含代表剩余价值的部分——是必须售卖的。如果没有卖掉,或仅卖掉一部分,或不过依照生产价格以下的价格卖,劳动者固然受剥削了,但对于资本家,这种剥削会不照原样实现出来。榨出的剩余价值,可以完全不能实现,或仅实现一部分,甚至与资本一部分损失或全部损失的情形结合在一起,也不是不可能。直接剥削的条件和它的实现的条件,不是相同的。它们不仅在时间空间上分开;在概念上,它们也是分开的。——一个仅受限制于社会的生产力,别一个却受限制于不同各生产部门的比例性与社会的消费力。但后者既非由绝对的生产力,也非由绝对的消费力决定,而是由那种在对抗性的分配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消费力决定。这种对抗性的分配关系,会使社会大多数人的消费,缩减到一个只能在比较狭隘限界内变动的最小限度。并且,消费力还会由积累冲动——追求资本增加并依扩大规模进行剩余价值生产的冲动——受到限制。这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法则;这是生产方法自身的不断革命、与这种革命不断结合在一起的现有资本的价值减少,一般的竞争战,以及仅仅为了保存自身和畏惧灭亡而改良生产与扩大生产规模的必要,所规定的。所以,市场须不断扩大,以致市场的联系以及规定这种联系的条件,愈益采取与生产者相独立的自然法则的姿态,愈益成为不能统制的。这个内部的矛盾,企图由生产的外部范围的扩大得到均衡。但生产力越是发展,它就越是与消费关系所借以建立的狭隘基础陷于矛盾。在这个充满矛盾的基础上,资本的过剩会与愈益增加的人口过剩相结合,决不是什么矛盾;因为,二者结合时虽然所生产的剩余价值量会增加,但这个剩余价值的生产条件和它的实现条件之间的矛盾,正好会跟着增加。”[11]

  试将上面的叙述与扩大再生产图式比较一下,我们看出两者并不完全一致。根据图式看,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其实现之间,完全不发生内在的矛盾,无宁说是内在的同一性。在这里,剩余价值从最初起就以一种用来单纯满足积累要求的物质形态出现的。事实上,它从生产场所产生出来时,已采取一种追加资本的形态,也就是说,它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已获得了实现的可能性。这就是说,资本家自身的积累冲动,给与它的可能性。资本家作为一个阶级,他们把所要占有的剩余价值,一开始就专以那种物质形态生产它,这种物质形态保证他们有可能用来进行进一步的积累。剩余价值的实现及其积累,于是就成为同一事情的两面,从逻辑上看,它们是等同的。因此,社会消费力,就表式上所说明的那种再生产过程来看,丝毫没有限制生产。在这里,尽管社会的消费力没有越过社会的“对抗性的分配关系”,生产的扩大可是年复一年地自动地进行着。这种扩大,也就是积累的自动的进展,当然是“资本主义生存的法则——畏惧灭亡。”但是,根据第三卷的分析,“因此,市场必须不断扩大”。“市场”显然不得不超过资本家与工人的消费而扩大。倘若图冈·巴拉诺夫斯基直接把马克思后面那句话:“这个内部矛盾,企图由生产的外部范围的扩大得到均衡”。解释为好象马克思认为所谓“生产的外部范围”,恰恰正是生产本身,这样一来,图冈就不仅曲解了辞句的意义,而且对马克思的明确的思维过程,也是牵强附会。所谓“生产的外部范围”,在此处,很明显而且很明确地并不是指生产本身,而是指“必须不断扩大”的消费。马克思所想的是这样而不是别的,这从“剩余价值学说史”里的下面一段话中可以得到证明。马克思说:“所以,里嘉图首尾一贯的,否认生产扩大资本增加时,市场也会扩大的必然性。现存在一国内的一切资本,可以在该国有利的被使用。因此,他反驳亚当斯密,因为亚当斯密一方面创立了(里嘉图)的见解,同时又凭他的常识的本能,反对这种见解。”[12]
  马克思又在另一个地方明确地指出,图冈的为生产而生产的思想,与马克思没有关系。马克思说:“此外,和我们以前看到的一样(第二卷第三编第522—526页)在不变资本和不变资本之间,会发生一种不断的流通(还把加速的积累除开不说),这种流通既然不加入个人的消费,所以它在这个程度内,首先是不以个人的消费为转移的,但它最后还是要由此受到限制,因为不变资本的生产,不是为它自身而发生的,却不过因为那些会把生产物供个人消费的生产部门,需用更多的不变资本。”[13]
  从第二卷的图式看——图冈·巴拉诺夫斯基的唯一根据——,市场和生产是同一的。因此,扩大市场即是扩大生产。为什么呢?因为在此处,生产本身是自己唯一的市场(工人的消费,只不过是生产的一个要素,即可变资本的再生产)。因此,生产扩大与市场扩大,具有同一的限界——社会资本的大小或已经达到的积累阶段。剩余价值——资本的物质形态——剥削得愈多,积累就愈加增大;积累愈加增大,以资本的物质形态投入的剩余价值,就愈多,也就是剩余价值的实现也愈多。所以,照图式上看,第三卷分析中所标志的矛盾,是不存在的。于此,在图式上所描述的那样过程中,把市场超越资本家与工人的消费而不断加以扩大,就一点也没有必要了,而社会消费能力之有限性,对于生产的圆滑进行及其无限的扩张能力,并不构成一个障碍。图式是承认危机的存在的,可是,那完全是因为生产内部比例失调之故,即缺乏社会对生产过程的统制之故。但它排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能力与消费能力之间的深刻而根本的冲突。而这个冲突正是由资本积累而生,它爆发为周期性危机,并驱使资本向不断扩大市场迈进。




[1]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726页。

[2]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727页附注21a。

[3] 同上书,第二卷,第402页。

[4] 同上书,第420页。

[5] 同上书,第521页。

[6]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第622页。

[7] 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史”,三联书店版,第二卷,第594—595页。

[8] “引出这个不合理的结论的,不是这些有创造性的思想家。这个结论,是到后来由萨伊和麦克洛克引出的。”(“资本论”,第二卷,第479页)我们认为图冈·巴拉诺夫斯基之徒也可以加入在内。

[9] 这个数字是根据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我们所假定的第一部类不变资本的大小与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按照马克思图式所规定的大小之间的差异而得出的。

[10] 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史”,第二卷,第585页。

[11]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第289—291页。

[12] 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史”,第二卷,第633页。

[13]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第373—374页。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