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德〕罗莎·卢森堡 -> 资本积累论(1913)
第七章 对马克思扩大再生产图式的分析
第一次再生产的扩大得出下列的情况:
I. 4,400C+ 1,100V+ 1,100m≒6,600
II. l,600C+ 800V+ 800m≒3,200
合计 9,800 |
这已清楚地显示了两部类的相互依赖性——但这是一种特殊的依赖性。这里,积累起源于第一部类,而第二部类仅仅是跟着走。这样,只是第一部类决定了积累的规模。马克思这里让第一部类把它的剩余价值的一半转化为资本,这样来实现积累;而第二部类所能转化为资本的数量只能不多、也不少于保证第一部类生产和积累所必要的数量。马克思让第二部类的资本家消费600m,而第一部类的资本家只消费500m,尽管它占有了两倍的价值,和远远较多的剩余价值。在第二年,马克思假定第一部类的资本家又把剩余价值的一半转化为资本,这次使第二部类的资本家把比上年较多的数量转化为资本——他毫不迟疑地决定了一个恰恰符合于第一部类需要的数目。现在,500m留下来供第二部类资本家的消费——比上年减少——从任何方面看,这是积累的一个毋宁离奇的结果。马克思现在描述这个过程如下:
“假设第一部类继续依相同比例积累,那就是以550m当作所得支出,550m积累起来。这样,1,100IV将先由1,100IC来替换,550Im也要实现为等额的商品II,合计为1,650(V+m)。但第二部类等待替换的不变资本只有1,600,其中50必须从800IIm取出来补足。在这里,如果我们先把货币存而不论,这个交易的结果就是:
I. 4,400C+550m(要资本化的);还有l,650(V+m),充作资本家及劳动者的消费基金,实现在商品IIC之上。
II. 1,650C(其中有50是由IIm取出一部分来补足的)+800V+750m(资本家的消费基金)。
但假若第二部类的V与m是保持原来的比例,增加50C,就也要增加25V。这又必须从750m取出。所以,我们得:
II. 1,650C+825V+725m
第一部类有550m要资本化;如果保持以前的比例,其中就有440形成不变资本,110形成可变资本。这110结局必须从725IIm取出,那就是有价值110的消费资料,要由第一部类的劳动者消费,而不是由第二部类的资本家消费;因此,第二部类的资本家也只有把他们所不能消费的110m转化为资本。这样,在725IIm中就只剩下615IIm,但第二部类把110化为追加不变资本时;他们再要有追加的可变资本55。这也必须由他们的剩余价值中取出,在615IIm中减去此额,就只剩有560可让第二部类资本家消费了。所以,一切现实的和可能的转移完成之后,我们将有资本价值:
I. (4,400C+440C)+(110V+110V)
≒4840C + 1,210V ≒6,050
II. (1,600C+ 50C+110C)+(800V+25V+55V)
≒1,760C + 880V≒2,640
合计 8,690”[1] |
这里把原文全部引下来,因为它清楚地表明马克思这里是以第二部类为牺牲来安排第一部类的积累的。在以后几年里,生活资料部类的资本家受到同样的不利待遇。按照同样的规则,马克思让他们在第三年积累264m——这次较前两年有稍大的数目。第四年,他们被允许以290m转化为资本,并消费678m;在第五年,他们积累320m,并消费745m。马克思甚至说:
“如果事情要照常进行,第二部类的积累,就必须比第一部类的积累进行得更速,因为I(V+m)中与商品IIC相交换的部分,在非此的情形下,将会比IIC增加得更速。而这一部分是只能与IIC交换的”。
[2]
但我们所引的数字没有显示第二部类较速的积累,事实上,只显示它动摇不定。这里的原则似乎是:马克思以扩大第一部类的生产基础来使积累有可能继续下去。第二部类的积累只表现为第一部类积累的条件和结果:第一、它吸收对方的剩余生产资料,第二、以必需的剩余消费品供应对方追加劳动的需要。第一部类在整个时间保持主动,第二部类只是一个被动的追随者。这样,第二部类的资本家所被允许积累和消费的,是不多,也不少于第一部类的积累所需要的。一方面,在第一部类里,每次总有剩余价值的半数转化为资本,其余半数供消费,这样,生产和资本家的个人消费都是有秩序地扩张的,而另一方面,这双重过程在第二部类却采取了不规则的路线如下:
第一年 150转化为资本,600供消费
第二年 240 660
第三年 254 626
第四年 290 678
第五年 320 745 |
这里,不能发现为积累和消费所遵守的规则:这两者都完全从属于第一部类积累的需要。
不必说,这图式中每一方程式的绝对数字是任意选择来的,但这并没有取消它们的科学价值。对本问题重要的是数量上的比率,因为这些比率是被用来表现严格的确定的关系的。那些规定第一部类积累关系的确切的、合乎逻辑的规则似乎以摒弃解释第二部类同样关系的任何原则为代价而得到的。这个情况要求对这个分析所揭露的各种固有关系加以修正。
然而也许可以设想这一缺点是由于例子选择得不恰当所致。马克思本人不满意于上述图式,他接下去举了第二个例子来说明积累的运动。在这个例子中各方程式的数字如下:
I. 5,000C+1,000V+1,000m≒7,000
II. 1,430C+ 285V+ 285m≒2,000
合计 9,000 |
与上面的例子不同,两部类的资本这里有相同的构成,即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率是5比1。这里假定资本主义已经有显著的发展,跟着社会劳动生产率也已经有显著发展——生产规模已经有显著的先行的扩大,最后,在工人阶级中生出相对过剩入口的事情也有发展。我们不再象在第一例一样,在简单再生产开始转入扩大再生产的阶段上才看到扩大再生产的。第一例只是为了抽象理论的方便才这样做。这一次,我们所面对的积累过程是在一个确定的、相当高度发展的阶段上进行的。设想这些条伴,是完全合法的,它们并不歪曲我们必须用来推算再生产螺旋形的各个环节的那些原则。这里,马克思仍以第一部类的剩余价值的半数转化为资本作为起点。
“假设第一部类资本家只消费剩余价值的半数≒500,而以其余半数积累。(1,000V+500m)I≒1,500,要转化为1,500IIC。但在这里,IIC只≒1,430,不足之数,必须由剩余价值70来补足。在285IIm中减去此额,留下215IIm。所以,我们得:
I. 5,000C+500m(要资本化的)+1,500(V+m)(资本家与劳动者的消费基金)
II. 1,430C+70m(要资本化的)+ 285V+215m |
但因为在这里,有70IIm直接合并在IIC里面,所以,为要推动这个追加的不变资本,还要有一个可变资本70/5≒14。这14也要由215IIm中扣除,所以,只余下201IIm。我们得:
II. (1,430C+70C)+(285V+14V)+201m”[3]
在这些初步安排之后,资本化现在已能继续进行下去。这是依下列情况进行的:
第一部类已经资本化的500m分割为5/6(417C)1/6(83V)。这83V从IIm吸取了同等的数量,这IIm就用来购买不变资本,加到IIC上去。IIC增加了83就要求IIV增加17(83的1/5)。在完成了这个周转后,我们得出:
I. (5,000C+417m)+(1,000V+83m)≒5,417C+1,083V
≒6,500
II. (1,500C+83m)+(299V+17m)≒1,583C+316V
≒1,899
≒8,399 |
第一部类的资本从6,000增至6,500即十二分之一;第二部类的资本从1,715增至1,899,即九分之一强。
在这基础上至下年度终的再生产结果如下:
I. 5,417C+l,083V+l,083m≒7,583
II. 1,583C+316V+316m≒2,215
合计 9,798 |
如果在继续进行积累时维持同样的比率,第二年终的结果如下:
I. 5,869C+l,173V+1,173m≒8,215
II. 1,715C+342V+342m≒2,399
合计 10,614 |
第三年终:
I. 6,358C+l,27lV+l,271m≒8,900
II. 1,858C+371V+371m≒2,600
合计 11,500 |
在三年中,社会总资本从I6,000+II1,715≒7,715增至I7,629+II2,229≒9,858,而总生产物从9,000增至11,500。
与第一例显着不同的,是这里两部类积累的进展是一致的。从第二年起,两部类都以剩余价值的半数转化为资本,半数供消费。因此,在第一例中,似乎由于数字选择得不好,积累才表现了任意变动的情况。但为了确定这次不仅仅由于以巧妙选择的数字加以数学运算,才达积累到积累的顺利进展,我们还必须进行查对一下。
在第一和第二例中,我们不断地看到一个好象是积累的一般规则:要使任何积累可能,第二部类总是必须以与第一部类增加(a)剩余价值的消费部分和(b)可变资本两项刚好相同的数量增加自己的不变资本。如果我们以第一年的例子来说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必须增加70。为什么?因为这个资本过去只是1,430。
但如果第一部类的资本家愿意积累剩余价值(1,000)的半数,并消费其余半数,他们需要供他们自己用的和工人用的消费品达到1,500单位,而这只有以他们自己的产品生产资料向第二部类交换才能取得。既然第二部类已经满足了相当于自己的不变资本(1,430)的生产资料的需求,上述的交换只有当第二部类决定对它的不变资本增加70时,才成为可能。这意味着它必须扩大它自己的生产——而这到这一点,它只能把自己剩余价值的相应部分转化为资本。如果第二部类的剩余价值是285,其中70必须加到不变资本上去。由此可知第二部类走向扩大生产的第一步同时就是第一部类资本家增加消费的条件和结果。我们再看下去:迄今为止,第一部类的资本家只能以剩余价值的半数(500)用在个人消费上面。要把其余的半数转化为资本,他们必须重新分配这500m,使得原来的构成比率至少得到维持,也就是说,他们必须增加不变资本417,可变资本83。第一个举动没有什么困难:属于第一部类资本家的剩余价值500,是包含在他们自己生产物、即生产资料的自然形态中的,因而是直接适合于投入生产过程中去的;所以,第一部类能够以适当数量的自己生产物来扩大自己的不变资本。但剩下的83,如果有供新雇工人用的同等数量的消费品,才能用作可变资本。这里,又一次明显地看出第一部类的积累依赖于第二部类;第一部类必须从第二部类取得较过去多83的消费品供自己工人之用。既然这又只能通过商品交换才有可能,第一部类只有在第二部类准备接受第一部类的生产物、即生产资料达到83之数的条件下,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既然第二部类对生产资料,除了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外,没有其他的用途,因此,第二部类不仅有可能、而且有必要增加它自己的不变资本83,这83现在就转化为资本,从而从本部类的可消费的剩余价值中抽出来了。这样,第一部类增加不变资本引起第二步在第二部类中扩大生产。第一部类积累的一切物质前提现在都已具备,扩大再生产能够进行了。但第二部类到此为止,只增加了不变资本两次。这样扩大的结果是:如果新取得的生产资料实际上要加以使用,劳动力的数量也必须相应地增加。在维持原来的比率下,新的不变资本153需要新的可变资本31。这意味着必须把另一笔同等数量的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这样,第二部类供资本家个人消费的基金成为从剩余价值(285)中扣除用来两次扩大不变资本的数目(70+83)以及可变资本的相应增加额(31)——合计共扣除184后的余额,即101。第二年积累的类似安排使第二部类的剩余价值分割为158,转化为资本,158供资本家消费;在第三年,同样的数字将为172和170。
我们之所以这样仔细地研究这个过程,一步一步地探求下去,就是因为它清楚地说明第二部类的积累是完全由第一部类的积累所决定和控制的。虽然这个依赖关系,不象在马克思的第一例一样,不再以剩余价值分配的任意变动表现出来,但它没有否定这个事实的本身,即使现在剩余价值总是整齐地在每一部类分为两半,一半转化为资本,一半供个人的消费。虽然从数字来看,两部类的资本家没有什么彼此之分,但很明显,第一部类采取了主动,积极地实现整个积累过程;而第二部类只是一个被动的附属品。这个依赖关系也表现在下列的确切规则上:积累必须在两部类同时进行,而只有在下列条件下才能做到这一点:即生活资料部类增加不变资本的数量恰恰等于生产资料部类的资本家增加他们的可变资本和个人消费基金的数量。不管我们在具体应用中,选择什么数字,这个方程式(IIC的增加≒IV的增加+Im[4]的增加)是马克思的积累图式的数学奠基石。但我们现在必须看一看资本主义积累是否实际上符合这个硬性的规则。
让我们回到简单再生产中去。我们可以回想马克思的图式如下:
I. 4,000C+1,000V+1,000m≒6,000生产资料
II. 2,000C+ 500V+ 500m≒3,000消费资料
合计 9,000 |
这里,我们也建立几个成为简单再生产基础的方程式;它们是:
(a)第一部类的生产物在价值上等于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不变资本的总和。
(b)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等于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总和——(a)的必然结果。
(c)第二部类的生产物等于两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总和——(a)和(b)的必然结果。
这些方程式符合(a)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条件(但在简单再生产的有限水平上)。方程式(b),举例来说,是商品生产的结果,这个结果是产生于这个事实,即任何一部类的企业家只能通过等价交换取得另一部类的生产物。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合起来代表这部类对消费品的需要。第二部类的生产物必须准备满足这个需求,但消费品只有通过交换同等量的第一部类的生产物、即生产资料才能取得。这些同等量在自然形态下,如果不作为不变资本使用在生产过程中,对于第二部类是无用的,因此,它们决定着第二部类必须拥有多少的不变资本。如果这个比例没有被遵守,如果,举例来说,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作为一个价值量)大于I(V+m),那么,它不能全部转化为生产资料,因为第一部类对消费品的需求将太小了一些;如果不变资本(II)小于I(V+mC),或则原来数量的劳动力不能在这部类中得到雇用,或则资本家不能消费他们全部的剩余价值。在所有这些情形下,简单再生产的前提是被破坏了。
但是,这些方程式不仅是数学上的练习,也不仅是商品生产制度的结果。为了使我们相信这一事实,这里有一简单的方法。让我们暂时设想:我们所在的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是一个社会主义计划社会,在这社会里,社会分工代替了交换。这个社会也将把自己的劳动力分为生产资料的生产者和消费品的生产者两类。让我们进一步假设劳动的技术发展是这样:社会劳动的三分之二使用在制造生产资料上,而三分之一使用在制造消费品上。假定在这些条件下,1,500单位(按日计、月计、或年计均可)是足以维持这社会的全部劳动人口,其中1,000,按照我们的前提,是在社会第一部类中使用(制造生产资料),而500是在社会第二部类中使用(制造消费品)。又假定从过去劳动周期算起,在一年劳动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为3,000劳动单位。但这个劳动方案对这个社会是不恰当的,因为这社会需要远远较多的劳动来维持不参加物质生产的成员:儿童、年老者、疾病者、机关职员、艺术家和科学家。此外,每一个社会需要一些后备东西以备不时之需,以预防自然的灾害。假定与维持工人所需要的相等的劳动量和生产资料用来维持不劳动的人以及建立后备物资,那么,从我们以前假设的数字中,我们应该得出一个有调节的生产的图式如下:
I. 4,000C+l,000V+l,000m≒6,000生产资料
II. 2,000C+ 500V+ 500m≒3,000消费资料 |
这里C代表已经消耗的物质生产资料,以社会劳动时间单位表现的;V代表为维持工人自己所需要的社会劳动时间;m代表用来维持不劳动者和用来建立后备物资所需要的。
如果我们查对这图式的比例关系,我们得出如下的结果:这里既没有商品生产,也没有交换,而实际上是社会劳动分工。第一部类的生产物以必要的数量被分配给第二部类的工人;第二部类的生产物被分配给两部类的所有工人和非工人,并作为后备基金。所有这些不是等份交换的结果,而是计划和指导整个过程的社会机构的结果——这是因为现有的需求必须得到满足,而生产物除了满足社会的需求外,没有其他的目的。
但所有这些,并不减少这些方程式的正确性。第一部类的生产物必须等于IC+IIC:这只意味着第一部类必须每年更新社会在一年劳动中所用去的生产资料。第二部类的生产物必须等于I(V+m)+II(V+m):这意味着一个社会必须每年生产所有它的成员,不论劳动者或不劳动者,所需要的消费品量,加上一定数量的后备基金。这个图式的比例关系对于一个计划经济是同样地自然的和不可避免的,正如对一个以无政府状态和商品交换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经济一样。这证明这个图式具有客观的社会正确性,即使由于它只涉及简单再生产,它对于资本主义经济或计划经济,几乎仅有理论上的意义,它只有在难得遇到的场合下才得到实践的应用。
同样的仔细查对现在必须转用之于扩大再生产的图式。以马克思第二例作我们查对的基础,让我们再设想一个社会主义社会。从一个有调节的社会的观点来看,我们当然应从第二部类,而不是从第一部类出发。假定个社会生长得很快,结果是它的成员,不论是劳动者或不劳动者,他们对生活用品的需求也继续增长。这个需求增长得如此迅速,以致需要不断增长的劳动量——暂不考虑劳动生产率的进步——来生产消费品。如果以包含在消费品中的社会劳动量来计算,所需的消费品量逐年递增之数,假定为2,000:2,215:2,399:2,600,依此类推。让我们再假定技术条件要求用日渐增多的生产资料量来生产日渐增多的生活用品量,而日渐增多的生产资料量,也用社会劳动量来计算,则逐年递增之数为7,000:7,583:8,215:8,900,依此类推。要达到这样扩大再生产,我们必须还要有每年所花用的劳动递增如下:2,570:2,798:3,030:3,284。〔这些数字符合于I(V+m)+II(V+m)〕。最后,每年所花用的劳动,必须分配如下:半数用来维持工人自己,四分之一用来维持不劳动者,其余四分之一用来进行下年度的扩大再生产。这样,我们得出: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第二图式中的比例关系,也是运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事实上,在任何社会里,即使在计划经济下,扩大再生产有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1)这个社会必须有数量日增的劳动力足供利用;(2)在每一劳动周期中,社会的目前需要必须不占用全部的社会劳动时间,这样使得部分的时间可以从事于准备将来的、不断增长的需求;(3)必须逐年生产足够的、数量日增的生产资料——没有这一点,生产不能按增大的规模扩大。关于所有这些要点,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的图式,作适当的修改后,对于一个计划社会,也具有客观的正确性。
现在还待考验的是对于资本主义经济,这是否也能适用。这里我们要问:积累的起点是什么?这是我们考察两个生产部类的积累过程的相互依赖性的进行方法。无疑地,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第二部类,就它的积累决定于现有的追加生产资料而言,是依赖第一部类的。反过来看;第一部类的积累依赖可供追加劳动力用的相应数量的追加消费品。然而,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只要这两个条件都被遵守了,两部类的积累必然象马克思的图式所显示的,自动地年复一年地进行。我们所列举的积累条件不过是那些条件,没有了它们,就不能进行积累。两部类可能有积累的愿望,但积累的愿望,加上积累的技术前提,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经济中是不够的。为了保证积累事实上前进和生产事实上能够扩大,需要另外一个条件,即对商品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必须也在增长。在马克思的图式中,这形成了规模不断扩大的再生产的基础。但这个不断增长的需求是从那里来的呢?
它不可能从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的资本家本身那里来——这是可以立即肯定的——它不能从他们的个人消费中产生。相反地,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家抑制自己,使自己不消费一部分的剩余价值,把它用来生产供别人使用的物品,而这部分的剩余价值至少从绝对数字看——是不断地增加的。不错,随着积累的进展,资本家阶级的个人消费也将增加,甚至,所消费的总价值也有增加,但尽管如此,用来供资本家消费的仍然不超过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积累的基础诚然是这么一个事实:即资本家抑制自己不把剩余价值的全部消费掉。但其余的剩余价值,即积累的那部分,是如何呢?它给谁使用呢?按照马克思的图式,第一部类采取主动:这个过程是以生产资料的生产为起点。那么,谁需要这些增加的生产资料呢?这个图式回答道:第二部类为了生产增多数量的消费品而需要它们。那么,谁需要这些增多的消费品呢?这个图式回答道,当然是第一部类,因为第一部类现在雇用着较多的工人。我们简直是在兜圈子。为了维持更多的工人,因而生产较多的消费品;并为了使这些过剩的工人得到工作,因而生产较多的生产资料——从资本主义观点来看,这样做是荒唐的。诚然,从资本家个人来看,工人只要出得起钱,他和另一个资本家或其他任何人一样,是同样良好的消费者,即商品的购买者。每一个资本家在他的商品的价格中实现他的剩余价值,不管他把这商品卖给工人或其他主顾。但从整个资本家阶级观点来看,这就不对了。工人阶级一般地从资本家阶级取得社会生产物的一个确定的部分,其数恰恰相当于可变资本,除此之外,不会再多一些。因此,工人在购买消费品时,只是归还给资本家阶级他们所领得的工资,即分配给他们的可变资本。他们所归还的不能多一文钱;如果他们有可能储蓄一些,为了想使自己成为独立的小业主,那么,他们会归还得更少一些,但这是例外。
部分的剩余价值是以消费品形态为资本家阶级本身所消费的,而用来交换这些东西的货币将留在资本家手中。但谁能够买包含在另一部分、即资本化部分的剩余价值中的生产物呢?这个图式回答道:一部分由资本家自己,他们需要新的生产资料来扩大生产;另一部分由新的工人,他们被用来运用这些新的生产资料。但这意味着先有资本家的扩大生产的动机存在;如果新的工人被用来运用新的生产资料,那么,对于即将生产出来的生产物必然有新的需求。
也许,答案是人口的自然增加创造了这增长着的需求。事实上,人口及其需要的增长对我们考察一个假设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扩大再生产提供了一个出发点。在那里,社会的需要可以成为一个恰当的基础,因为生产的唯一目的是欲望的满足。但在资本主义社会,情形就不同了。我们谈到人口的增加时,我们设想的是那些人增加呢?按照马克思的图式,人口中只有两个阶级:资本家和工人。资本家的自然增加已经从被消费的那部分的剩余价值中得到照顾,因为那部分在绝对数量上是增长的。无论如何,不能由资本家消费其余的部分,因为全部剩余价值由资本家消费就意味着回复到简单再生产去了。这剩下了工人们,工人阶级也由于自然增加而不断扩大。但资本主义经济对于这个增加的本身,作为增长着的需要的出发点,是不感兴趣的。
供IV和IIV的消费品的生产本身不是目的,不象在那么一个社会里,那里的经济制度是为工人和他们的需要的满足而形成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第二部类不是仅仅为了维持第一和第二部类的工人而生产大量的消费资料。相反地,一定数量的第一和第二部类的工人之所以能够维持自己是因为在既存的供求条件下,他们的劳动力是有用的。这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出发点不是一定数量的工人以及他们的需求,而是这样的事实,即这些因素本身是不断变动的,是资本家对利润期望的“因变数”。所以,问题是:工人阶级的自然增加是否会引起超越可变资本以外的不断增长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答案是极不可能的。在我们的图式里,工人阶级的货币的唯一来源是可变资本,因此,必须为工人的自然增加而预先准备好可变资本。不是这样,就是那样;或者老一辈的工人必须赚足够的钱来养活他们的子孙——这些子孙因此不能算作追加的消费者;或者做不到这一点,下一代、青年工人,必须参加工作,以获取工资和供自己需用的生活资料——在这个情况下,新的劳动一代,已经包括在被雇用的工人数目中了。由此可知,马克思图式中的积累过程不能以人口的自然增加来说明。
但即使在资本主义统治下,一个社会不仅包括资本家和工资劳动者。除了这两个阶级外,还有系列的其他人民:土地所有者、职员、自由职业者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和科学家。此外,还有:教堂及其侍奉者、僧侣、以及最后还有国家及其官吏和军队。严格地讲,人口中的这些阶层既不能算作资本家,也不能算作工人阶级。但社会必须供养他们。也许就是是他们,即资本家和工资劳动者以外的这些阶级,通过他们的需求,才引起扩大再生产的。但这个解决办法是经不起仔细考察的。土地所有者作为地租,即部分剩余价值的消费者显然应列入资本家阶级内;既然我们在这里只涉及没有分割的、原始形态的剩余价值,这些土地所有者的消费已经包括在资本家阶级的消费中了。自由职业者大多数直接地或间接地从资本家阶级取得他们的货币,也就是取得分配给他们的社会生产物的一部分,而资本家阶付给他们的是点滴的剩余价值而已。同样也适用于僧侣,其差别只在于僧侣还部分地从工人,即工资中取得他们的购买力。最后,国家维持官吏和军队所需的经费是由捐税负担的,而捐税是从剩余价值或工资中征收的。在马克思图式的界限内,事实上社会只有两种的所得来源:劳动者的工资和剩余价值。因此,所有上述除了资本家和工人以外的阶层只能作为这商科所得的联合消费者。马克思自己拒绝任何把这些第三者当作不是遁词的建议。
“一切不直接在再生产上参加进来的社会成份(无论劳动与否)能够在年商品生产物中取得他们的一份,取得他们的消费资料,本来都要通过这几个阶级,即生产劳动者、产业资本家及土地所有者的手,因为生产物第一次是落在他们手里。在这限度内,他们的所得,实质上,是由工资(生产劳动者的工资)、利润与地租派生出来的,与原始的所得相对而言,表现为派生的所得。但另一方面,这个意义上的派生所得的受领人,又是靠他们的社会机能(当作国王、牧师、大学教授、婚妇、兵士等等)来取得这些,他们可以认他们的这种社会机能,是他们的所得的原始源泉”。
[5]
又关于利息和地租的消费者作为买主,马克思说:“但若产业资本家在商品剩余价值中当作地租或利息奉献于剩余价值别一些共有者的部分,竟长此不能由商品的售卖而实现,地租或利息的支付也就不能不终止了。土地所有者或利息收取人,也就不复能成为救神,由他们的支出,来使年再生产的一定部分任意转化为货币了。一切所谓不生产劳动者,官吏、医师、律师等等的支出,以及其他各种在‘社会大众’形式上给经济科学者以‘服务’,来说明他们所不能说明的事情的东西,都有同样的情形”。[6]
我们已经看到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我们不能发现那些体现剩余价值的积累部分的商品的任何买主。现在只剩下一件事情没有考虑到,即对外贸易。但把对外贸易看作任何不能在再生产过程中找到一个适当地位的商品的方便之门,这种看法有许多可以反对之处。求助于对外贸易实际上只是以未决的问题作为论据的诡辩:分析中所包含的困难只是从一国转移到一国去,而没有解决。如果再生产过程的分析实际上不以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为对象,而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对象,就不可能有对外贸易了,一切国家都是“本国”。这一点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在涉及积累时已经提出来了:
“在这里,使一国奢侈品能转化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反之,也使一国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能转化为奢侈品的输出贸易,是被搁在一边了。为了要摆开搅扰的附随事件,便于在纯粹的形态上理解研究的对象,我们在这里必须把商业世界全体当作一国,并假定资本主义生产已经到处确立,并且已经征服了一切产业部门。”
[7]
如果我们从另一方面考察这件事情,同样的困难又出现了。在马克思的积累图式中,我们假定用来积累的那部分社会剩余价值从开始时就采取一种自然形态,这种自然形态要求把这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一句话,剩余价值能转化为资本,只因为剩余生产物(剩余价值就是它的价值),已经含有一个新资本的各种物质成分”。
[8]
在我们图式中的数字为:
I. 5,000C+1,000V+1,000m≒7,000生产资料
II. l,430C+ 285V+ 285m≒2,000消费资料 |
这里,剩余价值570m能转化为资本,因为从一开始,它就由生产资料所组成。与这个数量的生产资料相应的,还有追加的消费品达114m,所以,总共有684m能转化为资本。但这里假定一方面把生产资料简单地转移为不变资本,另一方面把相应数量的消费品转移为可变资本,这个过程是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结构相矛盾的。不管剩余价值具有什么形态,不可能以积累为目的直接把它转移到生产地点去。它必须首先得到实现,它必须转化为实在的货币。[9]
在第一部类的剩余价值中,500是适合于转化为资本的,但在它们首先得到实现之前,这样转化是不可能的。在它能够加到生产资本上去之前,剩余价值必须丢掉自己的自然形态,并采取纯粹价值的形态。这既适用于每一个人资本,也适用于“社会总资本”,因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条件是:剩余价值必须实现为纯粹价值形态。因此,从整个社会观点看再生产:
“……绝不要陷入蒲鲁东从资产阶级那里抄袭来的看法,并且这样去看事情,好象一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社会,只要当作一个整体来考察,便会将它这个特殊的历史的经济性质丧失掉。刚好相反,在这里,我们是要研究总资本家”。
[10]
所以,剩余价值必须脱去作为剩余生产物的形态,然后才能重新采取以积累为目的的形态;通过这种或那种方法,它必须经历货币阶段。所以,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的剩余生产物必须有人购买——谁来购买呢?根据上面的揭露,仅仅为了实现这两部类的剩余价值,必须有在第一和第二部类以外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这样才能使剩余生产物变为现款。就是这样,我们还只到达了剩余价值变为货币的阶段。如果这实现的剩余价值要进一步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在积累中被使用的话,必须预期对将来会有更大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这个需求也必须在两部类以外才能得到。因此,或则剩余生产物的需求必须每年按照积累起来的剩余价值的增长率而增长,或则,反过来说,积累起来的剩余价值必须每年按照剩余生产物的需求的增长率而增长,——积累只能恰恰按照第一和第二部类以外的需求增长而前进。
[1] 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第645—646页。
[2] 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第646页。
[3] 克思:“资本论”,第二卷,第648—649页。(卢森堡原著所引,有误)
[4] 剩余消费。
[5] 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第455—456页。
[6] 同上书,第二卷,第568页。
[7]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727页附注21a。
[8] 同上书,第一卷,第726—727页。
[9] 这里,我们可不谈一些生产物的例子,这些生产物能够不经交换也部分地进入生产过程,如矿上的煤。在资本主义生产内部,总的来说,这种情况还是少有的。(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史”,三联书店版,第二卷,第589—590页)
[10] 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第537页。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