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罗莎· 卢森堡《俄国革命》(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61), 28.
[2] 此时的俄国,产业工人人数不到300万。1913年,工业包括建筑业雇用总人数约占全国总劳动力的9%,农业则占了75%。在13900万总人口中,18%是城市人口,农村人口占到了82%。参看Narodnoye Khozaystvo SSR 1958:9,654。
[3] “持久革命”的观念的首倡者是帕福斯(Parvus)(笔名:Alexander Helphnd),之后被托洛茨基在一篇于1906年发表的叫做《后果与前景》的文章中进一步发挥。关于帕福斯,请参看Z.A.B.Zeman and W.B.Scharlau,The Merchant of Revolu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5)。
[11] Karl Marx,CaPital,V01.1(London:Iawrence and Wishart,1970),669。 中文译本参见《马克思思格斯选集》,2版,第2卷,15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译者注
[12] 关于这一概念,请参看E.A.Preobrazhensky,The New Economic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5)以及Alexander Herlich, The Soviet Industrialisation Debate 1924 - 1928(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18] 在1966名第十七届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他们都是“胜利者”——当中,被处死的有1108人。而且,在那次大会上选出的中央委员会139名委员当中,98人披判死刑。赫鲁晓夫1956年2月24日发表的“秘密”讲话证实了这些数字的可信度。美国国务院是在这年的6月发表该讲话的。参看Anti-Stalinist Campaign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sm(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