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发的文章,已经揭示了彭述之作为一个左翼活动家的重要特征,即他更看重自己山头的存在,而很容易无视工人阶级的斗争,用扭曲的角度去解释后者。本文更进一步揭示了这个特征。
文中提到的“镜微”,即彭本人。本文写于解放战争打得不可开交的1947年,围绕土地改革的话题展开。文中,"编者"针对质疑的声音,强调了几点看法:
1.中共在抗战时取消红军时代的土地纲领,是“出卖农民”,让抗日力量"瘫痪";2.1947年的中共又开始剥夺地主,值得欢迎,但前景可疑;3.中共无论做什么都无非是执行苏联指令。
在今天,从结集出版的革命文献中,我们知道,抗战时期中共虽然停止直接分地给农民,但同样在各个根据地推动了广泛的社会改造,获得了农民的广泛支持,大量农村青年、青少年成为敌后抗日运动的积极分子;同时,依靠武装力量,中共压制了根据地内部的地主阶级,让后者被迫放弃部分权力,换取资产上的保全。
那么,彭述之可能不了解这些情况,但他至少能看到中共在八年间扩大了几十倍的八路军,在广泛农村建立了政权,牵制了大量日军。这无论如何也不算“瘫痪”。看到根据地农民对中共的支持,也至少应该问一句:
如果农民被中共出卖了,他们为何还要支持它?中共的力量源泉何在?
本文的录入者曾指出,彭述之说中共的军事冒险必败,但他起码应该反思一下,中共为何取得了许多军事胜利?这些胜利是否与中共毕竟不断地开展阶级斗争,有直接间接的关系?彭一直回避这个话题。
最后,彭声称中共只是盲目执行苏联的指令。但阶级斗争有自己的逻辑力量,即使是执行苏联指令,剥夺有产阶级这一现象本身,就会让劳动大众积极起来,让整个社会生活出现大风暴。但彭述之不关心阶级斗争,他关注的是必须证明
“我这一伙是对的,他们是错的。听我指挥!”
在稳定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彭大有可能成为一个激进的改良主义政客,一个“社会主义活动家”,一个“左翼教授”。但1947年的民国,不可能给他这个空间(他倒是当了几年左翼教授)。
在类似的政治教育熏wu陶dao下,彭的追随者自然无法理解1949年的中国社会转折,而陷入政治上的失措与瘫痪。这可是真的,不折不扣的“瘫痪”。)
(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