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马克思 - 恩格斯 ->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全十卷) -> 第二卷

第二卷说明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选收马克思和恩格斯 1848—1859年的著作,以及他们后来为一些著作写的序言。
  这一时期,欧洲大陆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虽然遭到了失败,但动摇了封建制度的基础,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在革命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开始为争取自身解放而斗争。
  马克思和恩格斯亲身参加了1848—1849年革命,共同创办《新莱茵报》指导工人阶级的斗争实践。革命失败后,他们全面总结革命的经验教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自己的科学理论。
  本卷的开篇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这个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地评价了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论述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的伟大历史使命,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指出: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共产主义不仅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而且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工人革命首先要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并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共产主义新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宣言》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基础,论述了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基本纲领和策略原则,指出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宣言》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流派,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与这些流派的界限,提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一战斗口号。
  本卷同时收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不同时期为《宣言》写的七篇序言。序言阐明了贯穿《宣言》的基本思想是唯物史观,并结合各个国家的不同条件和各国无产阶级的斗争实践,阐述了《宣言》的指导意义,强调指出:不管后来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宣言》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是完全正确的,而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危机和反革命》、《资产阶级和反革命》是马克思在1848—1849年革命期间写的两篇评论。这两篇评论深刻地揭露了德国资产阶级背叛革命的行径及其原因,为无产阶级确立革命目标、制定斗争策略指明了方向。
  《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是马克思科学总结法国1848—1849年革命经验的重要著作。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通过对法国1848—1849年革命的分析和总结,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理论和策略,并第一次使用了“无产阶级专政”概念。他评价六月起义是现代社会中两大对立阶级间的第一次伟大战斗,是保存还是消灭资产阶级制度的斗争。马克思划清了革命的社会主义与各种空论的社会主义的界限,指出革命的社会主义就是宣布不断革命,就是无产阶级的阶级专政,这种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差别,达到消灭这些差别所由产生的一切生产关系,达到消灭和这些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一切社会关系,达到改变由这些社会关系产生出来的一切观念的必然的过渡阶段。马克思阐明了“劳动权”的科学内涵,强调劳动权就是支配资本的权力,就是占有生产资料,使生产资料受联合起来的工人阶级支配,也就是消灭雇佣劳动、资本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此外马克思还提出了“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这个著名论点,并阐述了工农联盟的思想。
  在《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告同盟书》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总结了德国1848—1849年革命的经验,着重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对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的策略,强调必须建立独立的工人政党并坚持无产阶级独立的革命策略,必须保持自己组织上和思想上的独立性。他们第一次比较完整地阐述了“不断革命”理论,指出无产阶级的利益要求不断革命,直到彻底消灭有产阶级的统治,直到无产阶级夺得国家政权,将有决定意义的生产力集中到无产者手中。
  恩格斯的《德国农民战争》是在总结德国革命经验过程中撰写的一部重要史学著作。在这部著作中,恩格斯分析了16世纪上半叶德国农民战争的性质、根源和重要历史作用,强调工人阶级在现实斗争中必须高度重视和发挥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恩格斯还把历史上的农民革命同德国1848—1849年革命进行比较,总结了这两次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其主要经验教训。
  《1852年神圣同盟对法战争的条件与前景》是恩格斯论述军队及其作战方法同社会生产、政治制度的关系的军事著作。恩格斯通过总结法国大革命以来的几次战争,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证明新的军事科学只能是新的社会关系的必然产物,而新的生产力则是作战方法上的每一步新的完善的前提。
  在《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中,恩格斯全面总结了德国1848—1849年革命的起因、性质、过程及失败原因,并通过对德国社会结构、各阶级的地位及其在革命中的态度和作用的分析,论述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策略原则。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是马克思总结法国1848年革命经验和评述1851年12月2日路易·波拿巴政变的重要著作。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通过对法国社会结构和阶级斗争状况的科学分析,揭示了历史运动的规律,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指出历次资产阶级革命都没有动摇在君主专制时代形成的军事官僚机器,反而把它当做主要的战利品,而无产阶级革命则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阐述了工农联盟的思想,指出无产阶级革命只有获得农民的支持,才能形成一种合唱,若没有这种合唱,它在一切农民国度中的独唱都会成为孤鸿哀鸣。
  马克思的《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扼要地阐述了唯物史观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指出: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中蕴含着巨大的革命力量;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对抗必然引起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是新生产力的代表,肩负着彻底改造旧世界的历史使命。
  马克思的《法国的动产信用公司》第一次评述了股份公司的作用和影响,指出:一方面,股份公司显示出前所未有的联合的生产能力,使工业企业具有单个资本家力所不能及的规模;另一方面,股份公司加速了资本的积聚和集中,导致小资产阶级加速破产并使工业寡头集团的统治日益加强;与此同时,雇佣工人的人数迅速增长,成为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日益强大的革命力量。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唯物史观作了经典表述,阐明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论证了旧的社会形态为新的更高的社会形态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和必要条件。
  恩格斯的书评《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批判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局限性,阐述了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伟大贡献;阐明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中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的辩证统一,概要介绍了马克思的商品、价值和货币学说,强调经济学研究的不是物,而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归根到底是阶级和阶级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一时期十分关注东方被压迫民族的斗争,本卷选收了他们论中国的10篇文章和论印度的两篇文章。
  在论中国的文章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分析了中国社会的特点,揭露了资本主义列强对华战争的侵略本质和血腥暴行,热情支持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并对中国的农民起义作了科学的评价。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封建专制的压迫和欧洲列强的侵略是引起中国革命的原因,中国革命必将对欧洲产生重要影响。
  在论印度的文章中,马克思揭露了英国殖民统治的本质和罪恶行径,同时指出,它破坏了印度的宗法制,造成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革命,因而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马克思强调,只有在伟大的社会革命支配了资产阶级时代的成果的时候,人类才能实现真正的历史进步。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