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马克思 - 恩格斯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三卷

卡·马克思

意大利赢得了什么?



  意大利战争结束了。正像奥地利人突然地开始了这次战争一样,拿破仑也突然地结束了这次战争[245]。这次战争虽然为时不久,但是代价昂贵。在进行战争的那几个星期内,不仅功勋、入侵、反击、进军、会战、胜利和失败比比皆是,而且生命财产遭到了只有在许多历时长久得多的战争中才会遭到的大量损失。这次战争的某些后果是十分显著的。奥地利丧失了土地,它的军队的英勇善战的声誉一落千丈,它的自豪感遭到了严重的伤害。但是,我们担心,如果说它从这里吸取了什么教训的话,那也只会是军事方面的教训而不是政治方面的教训,我们担心,这次战争的结局只会使它在军训、军纪和军备方面作一些改变,而不会在政治制度或者管理方法方面作什么改变。可能,它已相信了线膛炮的功效。也许,它会在自己的军队中实行一些从法国的朱阿夫兵那里剽窃来的东西。它这样做的可能性比根本改变仍由它统治的意大利诸省的管理制度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此外,奥地利至少现在对意大利没有监护权了,它以前一直不顾撒丁的抗议和不满,坚持保留这种权利,从而引起了这次战争。但是,尽管奥地利这次被迫放弃了监护人的身分,然而监护人的位子看来却没有空出来。有一个事实非常值得注意,就是关于意大利问题的新协定是在法奥两国皇帝短促会见时签订的,就是说,是由两个各自统率一支外国军队的外国人签订的。还有一个事实也非常值得注意,就是这个协定签订的时候不仅没有遵照手续哪怕表面上征询一下协定所涉及的各方的意见,甚至也没有通知他们,而他们也没有怀疑会有人背着他们搞什么勾当和宰割他们。从阿尔卑斯山背后开来了两支军队,在伦巴第谷地相遇并打了起来。经过6个星期的斗争之后,这两支外国军队的外国首领没有让一个意大利人参加他们的会议,就动手安排和处理意大利的事务。在军事方面降到了一个法国将军地位的撒丁国王,就参与达成最后协议和对协议的影响来说,他所起的作用显然不会超过他即使是一个真正的普通法国将军所能起的作用。
  撒丁所以一再大声疾呼地控诉奥地利,不仅因为奥地利图谋全面监督意大利事务,而且还因为它支持一切违法乱纪行为,它的政策是要保持现状,它干涉它的各个意大利邻国的内政和妄想取得用武力来镇压这些国家的居民改变或改善自己政治地位的任何尝试的权利。意大利人的感情和愿望或撒丁所保卫的实行革命的权利在新制度下是否比在旧制度下得到更多的注意呢?尽管在战争时期波河以南各意大利公国所提供的援助被接受了,可是根据和约却又把这些公国交还给它们的被赶走的统治者。在意大利的任何一个地区,对坏的管理制度的埋怨都没有像在教皇国那样厉害。这个国家的恶劣管理制度,奥地利对这种恶劣管理制度的同情和支持,不久以前被看作是意大利状况中的一种糟糕的,甚至是一种糟糕透顶的现象。尽管奥地利被迫放弃了自己对教皇国的武装保护权,但是这个国家的不幸的居民却没有因为这一改变而得到任何好处。法国像奥地利过去一样广泛地支持教皇的世俗权力;因为教皇国政府的违法乱纪行为在意大利爱国者看来是同它的教会性质不可分割的,所以大概没有改善的希望。目前作为教皇的唯一保护者的法国,对于教皇国政府的违法乱纪行为实际上应当比过去奥地利负有更大的责任。
  至于谈到构成新制度的一部分的意大利联邦,那末必须指出下述情况:这个联邦或者是一个具有一定程度权力和影响的政治实体,或者只是一种骗局。在后一种情况下意大利绝不会得到统一、自由和发展。如果它确是一个实体,那末只要注意一下它的成员,就可以预料从它那里究竟会得到什么好东西?要知道,被专制制度的利益所联合起来的奥地利(由于占领威尼斯省或王国而加入了联邦)、教皇和那不勒斯国王可以轻易地制服撒丁,即使其余的较小的国家都站在撒丁方面也无济于事。奥地利甚至可以利用这种新的形势来保证自己对其他意大利国家的控制,这种控制至少会像它以前企图通过跟它们签订的专门条约而取得的控制一样,是不受欢迎的。


卡·马克思写于1859年7月12日左右
作为社论载于1859年7月27日“纽约每日论坛报”第5697号
原文是英文
俄文译自“纽约每日论坛报”



  注释:
  [245]1859年7月8日在维拉弗兰卡城举行了法奥两国皇帝在没有皮蒙特国王参加下的单独会晤。这次会晤是根据拿破仑第三的建议举行的,因为他害怕战争拖下去会加强意大利和其他欧洲国家中的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在这次会晤中签订了停战协定。7月11日法奥双方签署了初步和约,根据和约,伦巴第(曼都亚和培斯克拉两要塞除外)转归法国(但是拿破仑第三后来为了换取萨瓦和尼斯,把伦巴第让给了撒丁),威尼斯仍然受奥地利统治,托斯卡纳公爵和摩地那公爵应该复位。和约规定建立以教皇为首脑的意大利联邦。尽管初步和约中的某些条文没有实行(例如,建立意大利联邦、托斯卡纳公爵和摩地那公爵复位等条)或者有了改变,但整个说来和约的条件为1859年11月10日在苏黎世签订的最后和约打下了基础。——第4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