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列宁 -> 《列宁全集》 -> 第10卷 前 言 本卷收载列宁在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在1905年3月至6月期间所写的著作。 自1905年1月俄国爆发革命后,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情绪不断高涨,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斗争逐步强化。工人的罢工愈来愈具有进攻性和组织性。不少地方的群众性政治罢工转变为武装起义,工人和沙皇军队进行了街垒战。为了领导罢工,最早的一批工人代表苏维埃诞生了。如火如荼的农民运动也在广大农村地区开展起来。有些村庄的农民甚至作出了分配和耕种地主土地的决定,并用原始武器和农具武装起来对付沙皇政府派来进行镇压的警察。巨大的革命浪潮波及沙皇军队,“波将金号”装甲舰水兵的起义吓坏了沙皇政府,以致它求援于欧洲列强来镇压革命。在日俄战争中,沙皇海军的庞大舰队被日本消灭于朝鲜海峡,这一军事上的彻底崩溃意味着沙皇在政治上的崩溃。俄国的资产阶级对沙皇专制制度由不满进而反对,但它们害怕工农的革命运动。蓬勃发展的革命运动要求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从政治上对无产阶级进行领导,建立无产阶级和农民的联盟,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组织全民武装起义,把斗争的矛头直指沙皇专制制度。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召开了第二次代表大会以后,经历着深刻的党内危机。党要适应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就必须赶快摆脱危机,并根据活动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党的组织工作形式,制定党在革命中的策略路线。而要完成这些任务,就必须召开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第三次代表大会是布尔什维克单独召开的。本来,召开这次代表大会的预期目的是在革命运动的新高潮中确定党的共同策略和实现党在组织上的统一,因而布尔什维克曾提出党的所有委员会,不论是布尔什维克的还是孟什维克的,都可以应邀参加这次代表大会,但孟什维克拒绝参加。孟什维克为了对抗这次代表大会,单独召开了自己的代表会议。一个代表大会和一个代表会议表明,实际上已形成两个党,它们对当前的方兴未艾的革命运动持相异的看法,它们执行着不同的方针、路线和策略。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是否参加未来的临时革命政府,这是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在业已开始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争论的一个主要问题。本卷一开头的两篇文章《社会民主党和临时革命政府》和《无产阶级和农民的革命民主专政》以论战的形式阐述了这个问题,说明列宁是用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态度来对待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胜利后将要产生的国家政权的。俄国在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后,必须建立无产阶级和农民的革命民主专政,这个专政的政治机构将是临时革命政府,临时革命政府的任务在于用革命恐怖手段来对付反革命分子,领导国家的全部政治生活直到召开全民立宪会议,实现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最低纲领,为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准备条件。孟什维克断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胜利应该是资产阶级取得政权,而不是实行无产阶级和农民的革命民主专政。他们认为,在建立民主共和国时,无产阶级和农民自觉地担负起专政的任务是危险的。列宁说:在专制制度崩溃时放弃革命民主专政的思想,就等于放弃实现社会民主党的最低纲领;这个纲领中提出的各种经济改造和政治改造,如建立共和国、人民武装、教会同国家分离、完全的民主自由、坚决的经济改革这些要求,如果没有下层阶级的革命民主专政,要在资产阶级制度的基础上实行,这是不可思议的。孟什维克认为:社会民主党人参加临时革命政府是不能允许的,因为参加政府就要掌握政权,而社会民主党作为无产阶级的政党,如果不打算实现自己的最高纲领,是不能掌握政权的。孟什维克还认为,同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一道参加临时政府,这无异于推崇资产阶级制度。列宁就此驳斥道,社会民主党推崇民主共和制的资产阶级制度,是同专制农奴制的资产阶级制度相比较而言的,是把它当作阶级统治的最后形式来推崇的,是把它当作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最方便的舞台来推崇的,它推崇的不是资产阶级的监狱和警察、私有制和卖淫,而是为了对这些设施进行广泛的和自由的斗争。当然,列宁也指出,如果社会民主党哪怕有一分钟忽视自己的独立目标,忽视有必要把提高无产阶级的阶级自觉和发展无产阶级的独立政治组织放在首位,那么参加临时革命政府将会是极端危险的。列宁认为,不应夸大这种危险,有组织的无产阶级完全能够应付这种危险。他说,在革命民主专政的条件下,俄国社会民主党人能够动员千百万城乡贫民,能够使俄国的民主革命成为欧洲社会主义变革的序幕。 使无产阶级同农民结成联盟来夺取这次革命的胜利,是布尔什维克执行的一条主要方针。收进本卷的《自由派的土地纲领》和《马克思论美国的“土地平分”》两文阐述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对待农民运动的立场。前一篇文章是为了揭露自由派提出的土地改革措施的反人民实质而写的。俄国的自由派和民粹派一样,他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正表现在用小农经济的利益掩盖农业雇佣劳动的利益。列宁说:社会民主党完全同情农民运动,如果农民能够用革命办法夺走地主的全部土地,这对俄国的整个社会发展和俄国的无产阶级都是巨大的胜利;但是,即使取得这个好结局,农业雇佣工人的人数也只可能暂时减少,而决不会绝迹,农业雇佣工人的单独利益仍然是单独利益。列宁进一步指出:土地转到农民手里一点也不会消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俄国的统治,反而会给这种生产方式的发展以更广泛的基地。列宁说:在进行彻底的社会主义变革之前,任何最激进的和最革命的土地改革措施都消灭不了农业雇佣工人阶级;幻想所有的人都变成小资产者是一种反动的庸俗观念。列宁的后一篇文章论述的是马克思如何在1846年就美国的“土地平分”问题批判“真正的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赫尔曼·克利盖的错误观点。列宁认为,马克思的这一批判对俄国社会民主党人的意义很大,因为土地问题当时被美国的社会运动进程本身提到首位,正象俄国现在一样,而当时谈的恰恰不是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条件,这一点对俄国的农民运动尤其重要。马克思一开始就批判了所谓“土地平分”计划的空想主义,指出宗法制度转为工业制度是不可避免的,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列宁概括马克思对克利盖的批判时说:“你妄想避免的资本主义的恶,却是历史上的善,因为它将惊人地加速社会的发展,使共产主义运动新的高级形态更早地到来。”(见本卷第55页)当年的克利盖和俄国的社会革命党人都把小资产阶级的空想说成是最高的革命理想,不懂得现代经济制度及其发展的真正基础。但是,马克思并不笼统地否定“土地平分”这一小资产阶级运动;同样,列宁也肯定社会革命党对土地私有制的攻击。列宁认为,对土地私有制的打击将促进今后对一般私有制的打击。所以,列宁说,不能因为当前俄国农民运动具有小资产阶级性质就对它不屑一顾,社会民主党人必须用全力来支持这个运动,使它成为一个具有政治自觉性和明确阶级性的运动。 载入本卷的《〈前进报〉编辑部对圣彼得堡五金工厂工人小组的决议所加的按语》、《嫁祸于人》、《被揭穿的总委员会》、《给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总委员会主席普列汉诺夫同志的公开信》、《关于第三次代表大会问题》反映出布尔什维克为筹备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所进行的斗争。这些文献说明:孟什维克破坏了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各项决议,建立了秘密组织,从而分裂了党;他们在攫取了党的中央机关之后,激烈反对布尔什维克,瓦解党的组织工作,破坏工人阶级的统一行动,对革命进程起阻碍作用。这些文献也说明:布尔什维克在同孟什维克的斗争中壮大了力量,增强了影响,在党内得到了愈来愈多的地方委员会的支持;布尔什维克不顾孟什维克的多方阻挠,坚决召开党的第三次代表大会以解决党内危机,并为此做了大量的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工作。这些文献还说明,召开党的第三次代表大会是符合党的组织原则的,是合法的,是受到广大党员拥护的。 列宁有关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的文献在本卷中占有较大篇幅。这次代表大会于1905年4月12日(25日)至27日(5月10日)在伦敦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38名,所有大的党组织都派代表出席,由28个地方委员会中的21个派出的24名代表有表决权。列宁当选为大会主席,领导了大会的全部工作。这次代表大会批判了孟什维克在组织问题和策略问题上的机会主义观点,确立了布尔什维克的组织原则和策略原则。代表大会通过了新党章,建立了党的统一的中央领导机关——中央委员会以代替两个中央领导机关(中央委员会和中央机关报),并决定创办《无产者报》作为党的机关报。列宁为大会拟了主要的决议草案,就各种重大问题作了报告和发言。列宁的这些决议草案、报告和发言除涉及大会的筹备和工作程序外,阐述了关于武装起义、关于在革命前夕对政府政策的态度、关于临时革命政府、关于党的公开政治活动、关于对农民运动的态度、关于党内工人和知识分子的关系、关于党章、关于对党内分裂出去的部分的态度、关于对各民族的社会民主党组织的态度、关于对自由派的态度、关于对社会革命党的态度、关于中央委员会的工作报告等等问题。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是在俄国革命高涨的形势下召开的,它确定了党在已经开始的革命中的主要策略。关于武装起义问题是大会讨论的策略问题之一。列宁为大会拟的《关于武装起义的补充决议草案》和《关于武装起义的决议》指出:组织无产阶级举行武装起义来直接同专制制度斗争是当前革命时期党的最主要最迫切的任务之一,各级党组织要通过宣传和鼓动给无产阶级不仅讲清楚即将来临的武装起义的政治意义,而且讲清楚这一起义的实际组织方面;在宣传鼓动时要说明群众性政治罢工在起义开始时和起义进程中都具有重要意义;要采取最积极的措施来武装无产阶级以及制定武装起义和直接领导武装起义的计划,必要时应设立由党的工作者组成的专门小组来进行这项工作。列宁还就武装起义问题先后在大会上作了两次发言。 关于社会民主党参加临时革命政府的问题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讨论的又一策略问题。列宁在大会上作了《关于社会民主党参加临时革命政府的报告》。列宁在报告中发挥了他在上述《社会民主党和临时革命政府》、《论无产阶级和农民的革命民主专政》两文中的思想。列宁从理论上批判了格·瓦·普列汉诺夫和亚·萨·马尔丁诺夫关于这一问题的错误观点,正确阐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总结的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尤其是1848—1850年革命的历史经验对俄国当时革命的意义。列宁还写了《关于社会民主党参加临时革命政府的决议草案》和《关于临时革命政府的决议草案》,对社会民主党参加临时革命政府的必要性作了简明的理论概括。列宁特别提出了社会民主党对自己的参加临时革命政府的代表进行监督的问题:党必须对它的全权代表进行严格的监督,必须坚定不移地维护社会民主工党的独立性,因为社会民主工党力求实现彻底的社会主义变革,在这方面它与一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党和阶级都是势不两立的。 关于社会民主党对农民运动的态度也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讨论的一个策略问题。列宁在《关于支持农民运动的决议案的报告》中论证的思想同他在上述《自由派的土地纲领》、《马克思论美国的“土地平分”》两文中论证的思想有连续性。列宁认为,现在农民运动已经提上日程,无产阶级政党要全力支持这个运动,并且决不限制这个运动的规模。列宁的报告还涉及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制定的党纲中提出的关于归还割地的要求。列宁说,关于割地一项决不是划定农民运动的界限,决不是缩小也决不是限制农民运动,社会民主党永远不会去阻拦农民采取土地改革的革命措施。列宁拟的《关于支持农民运动的决议草案》和《关于对农民运动的态度的决议案》提出:最坚决地支持农民所采取的能够改善他们状况的一切革命措施,包括没收地主、官府、教会、寺院和皇族的土地;立即组织革命农民委员会,作为在农民中进行鼓动的实际口号,作为使农民运动具有高度自觉性的手段;号召农民和农村无产阶级举行各种各样的政治性游行示威,集体拒绝交纳赋税,不执行政府及其走狗的决定和命令;力求把农村无产阶级独立地组织起来,并使他们在社会民主党的旗帜下同城市无产阶级融合在一起。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讨论了组织建设问题,列宁就党章修改问题作了十次发言。这次代表大会采纳列宁早在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提出的党章第1条条文,取消了孟什维克尔·马尔托夫关于这一条的体现了机会主义观点的条文。这对巩固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具有重大意义。至于在组织问题上如何对待孟什维克,代表大会持慎重态度。列宁为此拟了《关于党内分裂出去的部分的决议草案》,并就彼·鲁勉采夫的相同内容的决议案作了发言。代表大会基于在革命中必须团结无产阶级力量的考虑,在决议中提出:附和孟什维克观点的人,在承认党代表大会和党章而且完全服从党的纪律的条件下可以参加党的组织。根据列宁的意见,代表大会建议中央委员会解散那些不服从党的第三次代表大会的决议和党的纪律的孟什维克组织。 列宁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之后,代表中央委员会写了《关于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的通知》,登载在《无产者报》第1号上,该报第1号还发表了列宁写的《关于代表大会的组成》、《第三次代表大会》两文。这些文献阐明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的意义。列宁认为这次代表大会应当在俄国社会民主主义工人运动史上开创一个新阶段。他说,人民战胜专制制度的可能愈来愈大了,这个胜利向社会民主党提出的要求是民主主义变革时代历史在任何地方也未曾向工人政党提出过的。为了使西欧工人了解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决议的内容,列宁组织了出版大会最重要决议和上述通知的德文本和法文本的工作,列宁在《致社会党国际局》的信件(5月20日)中将此事告知了社会党国际局。在同一信件中列宁还通报了第三次代表大会在组织问题方面作出的重大决定。在《给〈莱比锡人民报〉编辑部的公开信》中,列宁抗议第二国际领袖卡·考茨基反对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决议、歪曲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部生活真相、为孟什维克辩护的行为。列宁所写《倒退的第三步》一文是评论孟什维克召开的所谓第三次代表会议的。该文剖析了这个代表会议提出的“组织章程”的内容,揭露了它所通过的一系列策略决议的实质。列宁把孟什维克的偏向机会主义的活动称为“倒退的第三步”。 列宁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之后继续论述关于工农民主专政和临时革命政府的问题。提纲性短文《胜利的革命》,其中心内容就是关于工农民主专政。需要提出的是,列宁为了反驳普列汉诺夫对临时革命政府的议论,还给《无产者报》写了《论临时革命政府》的系列文章。在题为《普列汉诺夫的历史考证》的第一篇文章中,列宁批判了把马克思关于19(和20)世纪革命的三种主要力量和三个基本阶段的原理庸俗化的观点。马克思的原理是:革命的第一阶段是限制专制制度以满足资产阶级;第二阶段是争取共和国以满足“人民”即农民和整个小资产阶级;第三阶段是社会主义变革,只有这种变革才能满足无产阶级。列宁说,社会民主党人的确要登上这三级不同的台阶;这些台阶之所以不同,取决于在最好的情况下有哪些阶级能够陪同社会民主党人一起攀登;但是,如果把这个三级台阶理解为在任何一次攀登前,需要为自己预先量出短短的尺度,譬如不超过一级台阶,那就是超级庸人。普列汉诺夫不顾历史事实,硬说马克思对工人政党参加临时革命政府的问题持否定态度。列宁说,马克思在《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中根本没有涉及无产阶级参加临时革命政府在原则上是否可以允许的问题。列宁又说,如果马克思和恩格斯认识到民主制度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占统治地位,那么为了巩固共和国,为了彻底消灭专制制度的一切痕迹和彻底清扫为社会主义而战斗的场所,他们会赋予无产阶级和农民的民主专政以更大的意义的。列宁在题为《仅仅从下面还是既从下面又从上面?》的第二篇文章中指出,孟什维克认为,无产阶级组成资产阶级民主国家的反对党的最好途径,就是从下面、通过无产阶级对执政的民主派施加压力来发展资产阶级革命,而布尔什维克却想使无产阶级不仅“从下面”而且还要从上面即从临时政府里对革命施加压力。列宁就此引证恩格斯对巴枯宁主义者的批判,并得出结论说:把革命行动完全局限于从下面施加压力,这是无政府主义;谁不懂得革命时代的新任务,即从上面采取行动的任务,谁不善于确定这种行动的条件和纲领,谁就不懂得无产阶级在任何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任务。列宁系列文章中未见于报刊的第三篇文章所提出的临时革命政府的任务问题在本卷的《临时革命政府图景》、《革命军队和革命政府》等文中得到了说明。 列宁写《革命军队和革命政府》一文是由于他得知,沙皇海军的“波将金号”装甲舰举行起义,转到了革命方面。这篇文章从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的武装起义方针进而谈到军事问题。列宁认为,“波将金号”起义这一重大事件标志着反对专制制度的革命运动的发展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列宁说:“暴乱——游行示威——巷战——建立革命军队,这就是人民起义的发展阶段。现在我们终于走上了最后的阶段。”(见本卷第318页)列宁指出:不管“波将金号”的命运如何,这无疑是一次组织革命军队核心的尝试;要全力支持这一尝试,向最广大的无产阶级和农民群众说明革命军队在为自由而斗争的事业中具有的全民意义。列宁在论证革命军队在革命中的作用时说:革命军队是进行军事斗争和对人民群众实行军事领导以对付专制制度军事力量的残余所必需的;革命军队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只有靠暴力才能解决伟大的历史问题,而在现代斗争中,暴力组织就是军事组织。但列宁又补充说:社会民主党从来没有搞过军事阴谋,当业已开始的国内战争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它从来没有把军事问题提到第一位。列宁把革命军队和革命政府相提并论:革命军队和革命政府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是为了起义成功和巩固起义果实所同样必需的两个机构。载于本卷的列宁代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写的《致社会党国际局》的信件(6月21日),请求向世界各国工人发表一份呼吁书,呼吁不许干涉俄国的起义。 本卷中的许多文献揭露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运动的实质,阐述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所执行的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使自由派资产阶级孤立但并不拒绝利用他们的有利于民主派反沙皇斗争的个别言行的路线。列宁在《革命斗争和自由派的渔利行为》一文中指出,当专制制度和革命人民之间的斗争日趋激化时,自由派资产阶级在两者之间随机应变,既依靠革命人民反对专制制度,又依靠君主制反对革命人民。列宁认为:自由派的立宪纲领是在完全自觉地保存君主制的前提下允许全民立宪会议同君主制并存;资产阶级不愿意推翻现存政权并用共和制代替君主制,主张在人民和沙皇之间搞“调和”,使斗争双方的力量保持平衡而都不能获得完全的胜利,以便从中渔利。在《革命无产阶级的民主主义任务》一文中,列宁指出,资产阶级争取政治自由的斗争是不彻底的,俄国社会民主党人不得不同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不彻底性进行战斗。列宁说,象立宪会议和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投票的选举制这样一些口号已经成为共同的财产,俄国社会民主党的纲领也把全民立宪会议的口号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但不是孤立地而是与下面的口号相联系地提出的:(1)推翻沙皇专制制度;(2)以民主共和制取代它;(3)用民主立宪制保证人民专制,也就是把整个国家的最高权力集中在由人民代表组成的一院制的立法会议手中。以上两文还对俄国自由派资产阶级当时正在酝酿成立的立宪民主党作了评价。列宁说:俄国正在非常迅速地形成一个很广泛的自由主义政党,这个政党使用“立宪民主”党的名称是为了掩盖该党的君主主义性质;事实上,整个这个党都拥护君主制,它根本不要共和制,这就是说,它是一个立宪君主制拥护者的党。为了揭露沙皇大臣布里根的代表地主和官僚利益、丝毫也未使专制政权受到限制的“宪法”草案的反人民实质,列宁写了《宪法交易》一文;为了说明专制君主制、立宪君主制和民主共和制这三种政体的不同,列宁还写了《三种宪法或三种国家制度》。另外,本卷中的《政治诡辩》、《保守派资产阶级的忠告》、《资产阶级背叛的头几步》、《戴白手套的“革命家”》、《无产阶级的斗争和资产阶级的奴颜婢膝》等文献都涉及自由派资产阶级。 载入本卷的《新的革命工人联合会》是一篇较为重要的文章,它对参加斗争的工人进行教育,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列宁在文中阐明:俄国的这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本身必然造成各种各样战斗成分的壮大和增长,他们代表各个不同阶层人民的利益;由于全体人民都身受专制制度的压迫,公开的政治斗争尚未能彻底划清阶级界限并建立明确的、连广大群众也可以了解的政党,因此,这些界限没有划清的、不确定的成分构成了革命民主派的骨干;他们的战斗作用非常大,但他们仅仅是民主主义者、反对专制制度的革命者,对于无产阶级运动来说,他们的政治作用有时不仅可能很小,甚至可能有害,因为它们同无产阶级毫无联系,他们争取自由的斗争同无产阶级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没有紧密联系,因而所起作用的客观意义无非是实现资产阶级的利益;他们的活动一点也保证不了胜利的成果、自由的成果为无产阶级、为社会主义所用。列宁向工人指出,那种认为在反对专制制度的共同斗争中暂时放弃党派争论和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原则分歧的主张是错误的。列宁说:资产阶级很向往自由,但他们不仅不放弃土地和资本的私有制,而且拼命保住它们不受工人侵犯;工人是在和资产阶级并肩反对专制制度,而对工人来说,放弃和资产阶级的原则分歧就等于放弃社会主义。列宁同时又提出,社会民主党不应轻视这些非党的革命民主主义团体的巨大作用,不应轻视加入这些团体的非党工人。列宁说,应该利用一切手段向所有这些团体的成员、尤其是工人们阐明社会民主党的观点,并且证明,如果无产阶级不想在政治上被资产阶级利用,那就恰恰有必要建立党的而且一定是社会民主主义的党的无产阶级组织。 本卷文献比《列宁全集》第1版相应时期的文献增加68篇。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文献70篇中有43篇为新文献。另外,有关这次代表大会的9篇材料也属新文献,编入了《附录》。《附录》共收载21篇文献,其中只有一篇不是新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