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美〕威廉·福斯特 -> 三个国际的历史(1955)

第三篇 共产国际(一九一九—一九四三年)


第二十七章 齐美尔瓦尔得运动(一九一五—一九一七年)


第三国际最初的步骤
社会主义的反战会议
第—次齐美尔瓦尔得会议
昆塔尔会议
爱尔兰一九一六年的起义
列宁的伟大的理论斗争


  机会主义者在战争问题上的背叛不论在组织上和思想上都分裂了第二国际。各个政党可分为下列几类,交战双方的政党即主要国家及其同盟国的政党,它们当时已有剑拔弩张之势;中立国家的政党;以及俄国的政党,这是不属于任何一方的政党。
  在第二国际一直起着巨大作用的左、中、右三派之间的思想上的分歧,在战争中更为明显,特别是在战争向前推进,反对战争的运动采取日益确定的形式的时候。这三种倾向结果就形成了三种独立的国际组织——即恢复了的右翼第二国际、中派分子的第二半国际,以及第三国际即共产国际。右派的路线是阶级和平井全力支持帝国主义战争;中派追求有利于资产阶级的和平;只有左派根据斯图加特一哥本哈根﹣巴塞尔会议的决议,力求使群众的反战情绪转变为争取社会主义的革命斗争。

第三国际最初的步骤


  第三国际的历史是从俄国建立布尔什维克小组的时刻开始的。列宁在战前的许多著作加上马克思的著作成为它的革命思想的基础。在一九〇五年和一九一七年的大革命中,俄国的无产阶级的斗争完全是根据这种思想进行的。在战前第二国际中所成长起来的左派的萌芽,即列宁所精心培养起来的左派,是这种思想在国际上最初的表现。但这种思想,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革命之后,特别是机会主义的社会民主党领袖背叛之后,才成为真正的国际运动。
  列宁一开始就认识到第二国际的领导者在大战中的卑鄙叛卖意味着这个组织作为无产阶级国际组织来说已经死亡了,因此迫切要求建立新的国际。在大战爆发时,侨居在加里西亚的列宁,为了要居住在距离俄国近一些的地方,便启程赴瑞士,于九月五日到达。在他的领导下,一群布尔什维克开始出版一种杂志,“社会民主党人报”。在准备了一篇初步的提纲以后,列宁写了一篇关于战争的宣言——“战争和俄国社会民主党”,于一九一四年十一月一日由中央委员会发布。
  在宣言中规定了布尔什维克在俄国革命和建立共产国际的过程中所遵循的路线的基础。宣言指出这场战争是帝国主义的战争,并宣称:“国际的领袖们背叛了社会主义,投票赞成军费开支,重复‘本’国资产阶级的沙文主义(‘爱国主义’)口号,为战争作辩护,参加交战国的资产阶级内阁,等等。”它又宣称:“机会主义者撕毁了斯图加特、哥本哈根和巴塞尔代表大会的决议。”无政府工团主义倾向受到谴责,宣言的起草人称之为“机会主义的天然的'助手”。[1]
  宣言号召在推翻德、奥、俄三国的君主制度的基础上组织欧洲联邦(这口号因不正确,后即撤销)。党的宣言宣称,“在一切先进国家中,战争已把社会主义革命的口号提到日程上来。”宣言继称,“变现代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是唯一正确的无产阶级口号,这个口号由巴黎公社的经验所提供,由巴塞尔决议(一九一二年)所肯定,并且是由高度发展的资产阶级国家之间的帝国主义战争的各种条件中产生出来的”[2]。它宣称第二国际已崩溃,并且号召成立新的国际。
  俄国布尔什维克反对战争的英勇立场立即招致了迫害。国家杜马中的布尔什维克议员被监,有些中央委员亦被捕,“真理报”被迫停刊,许多党组织被破坏。但是党的力量很快又组织起来,反战的斗争继续在俄国国内和在瑞士的中央委员会总部的领导下进行。

社会主义的反战会议


  战争所造成的令人发指的牺牲和损失使群众的反战情绪日益增长,在战争初期的爱国热情消失了之后,这种情绪表现得特别坚决。到处都出现了反战运动。一九一四年十二月,在德国,在社会民主党国会党团的会议中投票反对战争拨款的十四个人中,只有卡尔·李卜克内西一个人在国会中站起来,大胆地在“一群爱国者”的咆哮中发表了反对战争的演说[3]。他的勇敢的声音成为全世界正在高涨的反战运动的标志。
  在此期间,举行了许多社会主义的国际反战会议。一九一五年一月,中立国家的社会主义者在哥本哈根开会,在二月又有协约国家的社会主义者在伦敦开会。德、奥的社会主义者也在同年四月在维也纳开会。一九一四年九月美国社会党建议召开包括所有的社会主义者的会议,但是并无结果。
  布尔什维克对这几次会议予以密切地注意。他们派代表参加了伦敦会议和哥本哈根会议。但这些会议都坚决反对列宁关于战争的革命路线。他们除了呼吁各国政府建立和平——一个没有希望的计划——而外,不愿再前进一步。
  战时第一个有意义的反战会议是一九一五年三月二十八日在伯尔尼举行的国际妇女社会主义会议。会议由第二国际的国际社会主义局的书记克拉拉·蔡特金领导。这也是包括所有主要交战国家妇女代表的第一次会议。布尔什维克给会议以坚强的支持。俄国代表团包括克鲁普斯卡娅(列宁夫人)、伊涅沙·阿尔曼德、齐娜依达·李林娜和奥尔加·拉维奇。虽然如此,大会还是反对布尔什维克提出的决议。大会决议虽然谴责了资本主义并且拥护社会主义,但局限于一般的反战号召[4]
  国际社会主义青年联盟于一九一五年四月四到六日也在伯尔尼开会。左派真正支持了会议。但是代表们没有采纳列宁的纲领,俄国的决议遭到了反对。大会的决议和前次举行的妇女会议的决议大体相同。这次会议决定设立国际社会主义青年局,嗣后建立。这个机构出版了自己的机关刊物,“青年国际”,列宁曾为之写稿。

第一次齐美尔瓦尔得会议


  这时,站在反对战争的立场上的意大利社会党看到自己号召最大的社会党召开总的反战会议没有结果,它就自己来召开一个会议。在七月十一日伯尔尼的预备会议之后,在伯尔尼附近的一个小村庄齐美尔瓦尔得举行了第一次国际主义者大会,会期一。九一五年九月五到八日。右派社会党人为了阻止反对战争的联合行动,声称在战时召开所有社会主义者参加的会议是不可能的。齐美尔瓦尔得会议像此前举行的妇女会议和青年会议一样,令人信服地揭露了右翼社会党人的说法的虚伪性。
  出席齐美尔瓦尔得会议的有来自俄国、德国、法国、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意大利、荷兰、瑞士、瑞典和挪威等国家的三十八个代表。俄国出席的三个党派是;布尔什维克、孟什维克、左派社会革命党。列宁和季诺维也夫领导布尔什维克的代表团、托洛茨基代表分裂派。德国共有十个代表,包括莱德布尔、霍夫曼、墨埃尔、达列海麦尔、布哈德。墨尔黑姆和布德龙代表法国工团主义的工会。英国的工党和社会党的“三个代表”未能取得护照。美国的社会党也有类似的困难。那时李卜克内西在军队里,他送来了一封信;蔡特金和卢森堡都在监狱里。
  这次会议表明了反战情绪的高涨,不过它无法制定明确的路径和目标。代表们分裂成三个集团。右派是大多数,它主要由德国人、法国人、一些意大利人、波兰人和俄国的孟什维克组成的。左派大部分是从俄国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和巴尔干来的代表,由列宁领导。托洛茨基和平常一样,领导着由五六人组成的中派[5]
  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这一派起草了一个决议和宣言,号召立即停战,拒绝给予战争贷款,从英国、法国、比利时的内阁中召回社会党人,推翻资产阶级政府。决议以十九票对十二票遭到否决,而宣言的草案则交委员会处理[6]。但是以建议形式提出的宣言草案已被拒绝,大会通过了中派分子提出的宣言,而且包括左派在内的全部代表都签了字。这个文件也体现了列宁一派提出的许多建议,谴责这次战争是帝国主义的战争,要求立即停战,谴责过去的领导机构不愿反对战争,要求没有并吞的和约。宣言坚持了斯图加特一哥本哈根一巴塞尔大会决议的总路线,但对于达到社会主义」义的道路却含糊其词。宣首里根本没有号召用革命方式推翻资本主义,宣言拒绝支持左派关于必须建立新国际的要求。大会通过了关于建立国际社会主义委员会的决议,由每个国家的一个到“三个代表”组成。瑞士社会民主党的格里姆被大会选为委员会的书记,委员会设在伯尔尼。
  左派代表提出声明说他们对宣言威到不满意,“宣言无论对于公开的机会主义者或以激烈的词句掩盖起来的机会主义都没有明确的分析。……宣言也没有明确地分析反对战争的方法。这个女性列宁和其他的左派领袖都签了字”[7]。后来列宁在一篇论文中,在承认齐美尔瓦尔得会议的弱点的同时,指出这个会议还是前进了一步,因此必须加以支持。齐美尔瓦尔得会议是第三国际的胚胎。

昆塔尔会议


  齐美尔瓦尔得运动的第二次会议在一九一六年四月二十四日至三十日在瑞士昆塔尔乡村举行。在第一次会议以后的七个月中,这个运动在群众反战活动增加和反战怒潮高涨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现在已有二十五个党派和团体参加,包括意大利、瑞士、英国、罗马尼亚、俄国、波兰、保加利亚和葡萄牙的社会党,以及美国的社会党和社会工人党。意大利和保加利亚的工会也参加了,青年组织尤其活跃[8]
  这个时期中特别重要的是德国左派的代表在一九一六年一月成立了“斯巴达克”团(即国际主义者小组)。这个事件之所以重要是由于德国在战争中是一个主要的角色,同时德国的社会主义运动有巨大的规模和威信。“斯巴达克”团的纲领是罗莎·卢森堡写的。这个纲领后来提到昆塔尔会议上,号召成立“一个新的工人的国际”,但并没有采取具体的革命行动来结束战争。
  昆塔尔会议或称为第二次齐美尔瓦尔得的会议是由四十三个代表组成的。列宁、季诺维也夫、伊涅沙·阿尔曼德代表俄国布尔什维克出席会议,马尔托夫、阿克赛尔罗德代表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派了“三个代表”。德国有七个代表,意大利七个,法国四个,瑞四个,社会主义青年国际一个,还有其他党派的代表。
  布尔什维克代表提出的决议草案号召工人应该“放下你们的武器。你们只应把武器对付共同的敌人——资产阶级政府”。这个草案遭到会议里的中派和右派大多数的反对,而代之以采纳了齐美尔瓦尔得国际社会主义委员会所提出的决议。这决议比第一次齐美尔瓦尔得的决议有了明显的进步,号召为社会主义而斗争,但在实际的步骤上除了要求大力联合起来努力争取立即停战,争取没有并吞的和豹之外,没有实际的建议。争取建立一个新的国际的问题是在涉及对待社会主义国际局(第二国际的领导机构)的关系问题时产生的。社会主义国际局已被批评得体无完肤,但会议拒绝与之破裂。齐美尔瓦尔得的左派,主要是布尔什维克,虽然投票支持了这些有限度的决议同时却采取了保留。他们对会议的总的估计,后来是这样总结的:“但是昆塔尔代表会议也没有采纳布尔什维克政策的基本原则,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使本国帝国主义政府在战争中失败,成立第三国际。可是昆塔尔代表会议终究促进了国际主义分子分出的过程,后来这些分子便组成了第三国际即共产国际。”[9]

爱尔兰一九一六年的起义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酝酿的伟大革命的斗争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欧洲被压迫民族的革命情绪的日益增长。它们终于在后来粉碎俄罗斯、德意志、奥地利和土耳其帝国的斗争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这方面第一个明显的信号是一九一六年复活节周爱尔兰的起义。爱尔兰在七百年来长期地反对英国的统治和剥削,这是最后的一次斗争。我们在第八章已经看到,卡尔·马克思认为爱尔兰的独立运动非常重要,它不仅是为了受压迫的爱尔兰人民本身得到自由,而且是反对英国资本主义的总斗争中的一个武器。
  爱尔兰的领袖都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帝国主义战争。当英国正在忙于清除它的危险的帝国主义的劲敌德国的时候,爱尔兰的领袖们就利用了这个良机来加强争取爱尔兰的独立。不过,困难是爱尔兰人民对这个突然的起义没有准备。起义在四月二十四日开始,五天后就结束了。起义者英勇的小小的军队总共只有一百二十人,抵挡不住英国的武装力量。皮尔斯、康纳里以及其他的领导人物在五月十二日都被处死。康纳里受了重伤,在枪毙时他站也站不起。列宁评论这次勇敢的但是无效的起义时,指出它表现了真正的群众运动,而不是冒险分子的叛乱,他说,“爱尔兰人不幸之处,就在于他们起义得不是时候,因为当时欧洲无产阶级起义的条件没有成熟。”[10]
  这次起义的杰出领袖是詹姆士·康纳里。他早期积极参加组织“世界产业工联”的工作以及美国社会劳工党和社会党的活动。他是卓越的马克思主义者。他最巨大的理论上的成就之一就是把爱尔兰为社会主义的斗争和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结合起来了。赖安说列宁对康纳里的评价很高,并且对访问俄国的爱尔兰工会代表以热情的语言谈到他的“工人阶级在爱尔兰历史中的作用”一书[11]。继爱尔兰一九一六年的遭受厄运的起义而来的是一九二一至一九二三年的更大更有成效的起义。

列宁的伟大的理论斗争


  从本世纪开始,列宁就不倦地、卓越地致力于制定一个革命的政治纲领。但自一九一四年八月大战爆发至一九一七年二月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之间的一段时期对他来讲尤其是紧张的理论工作和论战的时期。当时他所进行的基本任务是教导社会主义运动与整个工人阶级一个主要的道理,就是,推翻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是制止战争的唯一正确的途径,正如早在这些事件十年以前他在这著名的斯图加特一哥本哈根一巴塞尔会议的决议中所写的一样。这样他的工作乃面临着现实的严酷的考验。
  列宁很了解当时工人运动所面临的伟大任务,他在齐美尔瓦尔得会议和昆塔尔会议的活动已明显地证实这一点。出席会议的都是国际中最先进的最革命的战士,但他们并不能接受列宁的以革命的方法摆脱战争的口号。在这两次会议上,跟随列宁的只是少数。
  列宁不仅不得不向社会主义政党的右派和中派的幻想和叛变进行斗争,而且要向左派本身的缺点和幼稚进行斗争。在俄国党内他也要经常向各种倾向展开斗争。这是他建党以来所进行的巨大的理论工作的继续。多年来他和托洛茨基在许多问题上进行论战。当时,他必须同布哈林一皮达可夫集团和其他人进行着的两个最紧张的党内斗争就是民族自决的问题和武装人民的问题。
  列宁和罗莎·卢森堡的论战在当时具有重大的意义。她是“尤尼乌斯”小册子的作者,这本小册子是她在监狱里写的。列宁的目的是要消除她有关在战争情况下建立地下(党)组织的必要性,在德国捍卫共和国的问题,以及在帝国主义时期民族战争的可能性等问题上的错误。
  列宁在他对右派和中派无限尖锐和剧烈的论战中,给予过去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叛徒考茨基以最沉重的打击。在这期间,群众很快地“左倾”,列宁指出考茨基主义是在工人队伍里面主要的危险。因为正是这种机会主义的变种(其代表以“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自居),漂亮地运用着革命的词句,它的保守的行动,这些特别阻碍了无产阶级的运动。它扼杀工人阶级的战斗性,把群众出卖给右派叛徒们和统治阶级。
  列宁称考茨基主义为隐蔽的、胆怯的、具有糖衣的、虚伪的机会主义。“考茨基想使革命群众同‘与他们毫无共同之处的’机会主义者首领‘调和起来’。用什么来调和呢?用空谈:用国会中少数‘左派'的’左的‘空谈来调和’,让少数派像考茨基那样一面斥青革命行动,称这种行动冒险行为;一面又用左的空谈来款待群众,这样,在党内就能……同休特古姆之流、列金之流、大卫之流、Monitor之流保持统一与和平!”[12]考茨基中派主义是战时社会主义者的群众起义反对右派领袖的基本障碍,他们并且是在战争末期挫败德国革命的决定性因素。
  一九一六年春,列宁写了一本伟大的书:“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这本书我们在第十八章已有简要的说明。这本书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最卓越的贡献,它使马克思主义有可能认识到世界帝国主义发展后所产生的国际无产阶级的某些特殊的问题。列宁在他所有关于帝国主义的论著中强调地阐明了目前资本主义独占时期与早期的资本主义竞争时期及其比较平和的发展之间的基本区别。列宁说,帝国主义时期是一个新的时代,“更多的激荡、跳跃、灾难和冲突的时代。”[13]
  列宁特别严厉地批判了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论”的理论,亦即关于有组织的稳定的资本主义优越的理论(它假定资本主义世界会走向社会主义)。列宁引用了集中表现考茨基的观点的一段话:“从纯粹经济的观点看来,——考茨基写道,——资本主义不是不可能再经历一个新的阶段,也就是把卡特尔政策应用到对外政策上的超帝国主义的阶段,全世界各帝国主义彼此联合而不是互相斗争的阶段,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停止战争的阶段,由实行国际联合的财政资本共同剥削世界'的阶段。”[14]
  列宁为布哈林的“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一书所写的前言中,对于考茨基和所有其他主张“有组织的资本主义”(最后也包括了布哈林本人)等的“超帝国主义论”以粉碎性的回击。他说,“然而,能不能反对抽象地'设想'帝国主义之后的资本主义新阶段即超帝国主义呢?不能。抽象地设想这种阶段是可以的。不过这在实际上就是机会主义者,他为了幻想将来的不紧急的任务,而否认了当前的紧急的任务。从理论上讲,这就是为了这些幻想而不依据实际的发展,随意地脱离了实际的发展。毫无疑问,现在正在朝着一个唯一的、世界性的、囊括一切企业、一切国家的托拉斯的方向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是在这样的条件,这样的速度,这样的矛盾、冲突和动态——绝不只是经济的,还有政治、民族的等等——之下进行的,在还没有出现一个世界托拉斯,即各民族财政资本的'超帝国主义的'世界联盟以前,帝国主义必然要崩溃,资本主义一定会变成自己的对立物。”[15]
  帝国主义时期的俄国,中国和其他国家的革命,以及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日益分崩离析,证明了列宁的这些论断的正确性。




[1] “列宁全集”,第二一卷,第一二、一四、一五页,一九五九年人民出版社版。——译者

[2] “列宁全集”,第二一卷,第一六页,一九五九年人民出版社版。

[3] 蓝乐著“第二国际的兴衰”第一四二页。

[4] 盖金和费歇尔著“布尔什维克和世界大战”,第二八六——三○二页。

[5] 盖金和登歌尔著“布尔什维克和世界大战”,第三六九页。

[6] 蓝氏著“第二国际的兴妾”,第一四六耳。

[7] 盖金和费歇尔著“布尔什维克和世界大战”,第三三三——三三四页

[8] 管金和费歇尔著“布尔什维克和世界大战”,第三六九。

[9] “联共党史”,第二一九页,一九五八年人民出版社版。

[10] “列宁全集”,第二二,第三五二页,一九五八年人民出版社版。

[11] 李安著“詹姆士·康纳里",第五页,一九二四年都伯林版。

[12] “列宁全集”,第二一卷,第四二六——四二七頁,一九五九年人民出版社版。

[13] 同上,第二二卷,第九四页。

[14] 同上,第二六三页。

[15] “列宁全集”,第二二卷,第九七——九八页,一九五八年人民出版社版。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