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美〕威廉·福斯特 -> 三个国际的历史(1955)

第二篇 第二国际(一八八九—一九一四年)


第十四章 第一国际的解散至第二国际的创立(一八七六—一八八九年)


工人运动的发展
哥达大会上的妥协
国际倾向的进一步发展
卡尔·马克思逝世


  在一八七六年第一国际解散到一八八九年第二国际创立的十三年间,是一个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与扩张的时期。资本主义制度从它的竞争阶段正在向帝国主义的初期发展。尽管每十年左右爆发一次的周期性危机暂时使这个制度陷于瘫痪状态,并且使数以百万计的工人遭受失业与贫困,但是,西欧和北美的工业化却飞速地向前发展,工业化在亚洲也开了端。这一时期工业的发展的速度是不平衡的,在几个国家中工业发展的速度有很大的差别。不但传统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和其他国家——工业上有了发展,许多新兴的国家也有了发展。日本正在开始她的蔚为壮观的工业发展,俄国大工厂和铁路上雇用的工人人数从一八六五年的七十万六千人增加到一八九〇年的一百四十三万三千人,这表明俄国工业的巨大发展。这个时期是工业和金融托拉斯在所有的国家中产生和发展的时期,是垄断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开始的时期。所有这一切留待第十八章作详细叙述。
  总的说,这一时期是国际关系相对稳定的时期,是世界资本主义从来没有遇见过的最长久的和最完整无缺的一个稳定时期。随着一八七〇至一八七一年普法战争的结束,主要的资本主义强国已经结束了前几十年间破坏资本主义的一长串的民族战争,并且它们还没有开始发动以后多次出现的大规模的帝国主义战争。它们以武力和暴力建立起它们的国界,这些国界在欧洲几乎没有变动,延续了大约三十五年之久,或者说到一九〇五年日俄帝国主义战争爆发。日俄战争之后,接着就是一九一二至一九一三年的巴尔干战争和一九一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单是这样,在一九〇五年以前的这些年代里,各个资本主义强国的国内情况是相对安定的,几乎完全没有发生过标志着一七八九至一八七一年欧洲和美洲资本主义创立时期的那种大规模的革命起义运动,这些运动的突出例子是一八三〇年法国的革命,一八四八年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国、匈牙利以及其他各地的革命,一八六一至一八六五年美国内战,以及一八七一年的巴黎公社。

工人运动的发展


  这一时期内,在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中,雇佣工人的数量有巨大地增加。这也是一个工人阶级生活水平稍有提高的时期,技术工人的情况尤其如此。主要国家的大资本家——特别是在英国——已经开始采用以细微的让步来腐化工人贵族的政策,他们用这种方法来分化和麻痹工人们的战斗中的团结。
  虽然这不是一个工人阶级暴动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时期,然而在这个时期内却爆发了许多次在规模上、纪律性上、组织方面以及时间上前所未有的罢工。法国、德国和比利时就是这种情况,但是在美国情况尤其如此,一八七七年爆发了凶猛的铁路大罢工,一八八六年爆发了历史性的全国每日八小时工作制的罢工。除了其他许多次罢工外,在英国爆发了她的划时代的一八八九年海员罢工。俄国的工人也开始组织起来并进行罢工,在一八八一到一八八六年的五年期间,俄国的罢工超过了四十八次,参加罢工工人达八万人,所有这些罢工都被残暴地镇压下去了。革命的俄国无产阶级正在登上国际工人运动的舞台。
  在第一国际到第二国际的中间年代里,工会运动在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里也有了巨大的发展。到了一八八九年,英国工会会员的总数已经空前地达到一百五十万人左右;兴盛时期会员达六十万人的美国的劳工协会快要结束了,美国劳工联合会在八年前已经成立了,并且在所有工业国家里,工会运动正在扎下根基。工会运动大规模发展的时代早就开始了。
  两个国家的中间阶段又以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的建立为标志。第一个社会主义政党于一八六九年在德国成立了,随着这一政党的成立,社会主义政党接二连三地在下列国家中很快地组织起来了:荷兰(一八七〇)、丹麦(一八七一)、波希米亚(一八七二)、美国(一八七六)、法国(一八七九)、西班牙(一八七九)、英国(团体)(一八八〇)、俄国(团体)(一八八三)、挪威(一八八七)、奥国、瑞士以及瑞典(一八八九年底)。其后组成的政党有:澳大利亚和芬兰(一八九〇);波兰和意大利(一八九二);保加利亚、匈牙利和智利(一八九四);阿根廷(一八九六);日本(一九〇一);塞尔维亚(一九〇三);加拿大(一九〇四);中国(一九一一)以及巴西(一九一六)。最早一批社会主义政党大多数是由以前第一国际的支部或团体产生的,因此,这一新起的国际运动就比国际工人协会期间包罗了更多的国家。
  许多新的政党,如同工会一样,不得不面对政府各式各样的迫害。德国社会民主党在这方面有突出的经验。首相俾斯麦利用两次暗杀德国皇帝的事件(社会主义者与此事件毫不相干)试图以恶名昭彰的反社会主义法宣布社会民主党为非法而达到摧毁该党的目的。党的非法活动时期自一八七八年十月开始一直到一八九〇年年终,这一期间,社会主义的组织和集会遭到禁止,许多领袖被放逐和被关进监牢,党报被封闭了。俾斯麦政策的另一方面是答应设立一个虚伪的社会保险制度作为贿赂工人的手段。这个政党的大会都在国外召开,它的地下报纸也是在国外印刷的。虽然有俾斯麦的迫害和欺骗,然而该党发展了,它的全国选票自一八七八年的四十九万三千票增加到一八九〇年的一百四十二万七千票。工会也从五万个左右增加到二十八万个。这些胜利不但迫使俾斯麦辞职,而且使德国政府解除了对社会党的禁令。这一巨大的胜利鼓舞着整个国际运动。恩格斯提到俾斯麦和他的反动法律时说:即若我们出钱雇佣这个老家伙,他也不可能为我们干得再好了。[1]

哥达大会上的妥协


  马克思主义派和拉萨尔派于一八七五年五月二十五日在德国哥达大会上的合并,是两个国际的间隙时期开始时发生的一件在思想上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此前几年中,这两个集团是剑拔弩张势不两立的,结果德国工人运动只能有极小的进展。在合并大会上,拉萨尔派有七十一个代表,代表着一万六千五百三十八个会员,占着多数,而马克思主义者出席代表是五十六人,代表会员九千一百二十一人。虽然在谈判中马克思主义者居于劣势,但这次的统一是国际工人运动中拉萨尔倾向完结的开始。
  第一国际解散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发展中的工人运动继续进行着直接的政治领导。以他们广阔丰富的经验、智力和锻炼,以及他们所具有的非凡的对所有主要欧洲语言的知识(他们甚至在晚年掌握了俄文),他们是光辉灿烂地具备这一领导任务的能力的。在随后的年代中,这两位伟大领袖写了许多的信件给各个年轻的和正在成长着的政党,并且不同国家的那么多的社会主义者的领袖们前来访问,向马克思和恩格斯征询劝告和意见。当然,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忽视马克思主义者和拉萨尔分子在德国合并这一重大发展。恰恰相反,虽然整个哥达纲领仅只有几页,而马克思在分析它时却写了一本范围广博的小册子。这本小册子结果变成了马克思最伟大的科学的和纲领性的著作之一。
  马克思严厉地批评了哥达协定。这一纲领是德国社会民主党人倾向的早期榜样,它假借党派团结的名义,模糊了原则问题。实际上马克思对纲领中的每一句话都作了抨击。在他的著名的小册子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谴责了它的虚伪经济学,它在国家问题上的错误态度,它对拉萨尔(马尔萨斯)工资铁律概念的投降,它所采取的国家补助合作社的无用的灵丹妙方,它没有肯定地要求八小时工作制,它对国际主义表现的恶劣态度以及其他等等。恩格斯说:这个纲领的每一个字几乎都可予以批评。[2]
  这一时期另一国际领导的卓越范例是数月以后恩格斯给柏林大学的欧根·杜林教授的经典的答复。杜林教授新近加入了社会民主党,并正在着手以一种资产阶级的倾向从头到底地重新草拟该党的政纲。恩格斯的答复(阐述在他的反杜林论一书里)是哲学上和科学上马克思主义立场的一种基本表现。它成为一本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
  这时德国社会民主党内已经存在的强大的机会主义倾向,表现在它的领导对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两部历史性的著作的反映上。梅林说,马克思将他的哥达纲领批判送给李卜克内西,但是这封强而有力的信件的唯一效果不过是使收信人在他们的草案上作了一些细小的和比较次要的修改[3]。当时系身狱中的倍倍尔,直到许多年后才听说有这个文件。它被扣压了十六年之久,直到一八九一年才发表。而一八七七年初次在该党中央机关报前进报登载的对杜林的深刻批评惹起了党的正式领导集团的一场批评的风暴,以致恩格斯勉强逃脱了正式的谴责。

国际倾向的进一步发展


  在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的中间时期,在各个不同的工人政党和工会中间,存在一种继续不断增长着的要求国际合作与成立国际组织的压力。这种情绪最先一般地表现在一八七七年九月在比利时根特举行的全社会主义者大会。出席代表四十二人,包括李卜克内西和克鲁泡特金。德·白普代表纽约州欧涅达城无政府主义协会。马克思主义者与巴枯宁主义者两派之间在国家、集体主义、政治行动、暴动以及其他各种问题上发生了争执。会上提出一项重要的提案要求创设一个广泛的国际工会大会。会上无政府主义者只不过是一个微小的少数,而一般说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占着上风。有些人对两派合并所抱的希望证明是没有结果的。大会期间,马克思主义者的代表召开了他们自己的委员会,并且决定在比利时设立一个国际局,但这个计划从未实现。
  一八八一年十月在临近苏黎世的一个小市镇楚尔地方召开了另一次社会主义者大会。无政府主义者没有出席。李卜克内西出席了大会,木匠与装修木匠统一公会主席波·杰·麦克奎尔是代表社会主义工党的美国代表。代表们对组织一个新的国际的问题予以很大的注意,可是没有取得积极的结果。斯德克罗夫说:楚尔大会本身导致一个结论,即社会主义力量的联合还是不实际的。[4]一个国际性的刊物也不可能出版。年轻的社会主义政党在组成真正的国际组织问题上,仍然无能为力。
  在70年代的后期和80年代的初期,重新建立国际的建议也屡次提出,但马克思和恩格斯都认为这一举动为时尚早。一八八三年和一八八六年期间在巴黎召开了国际劳工会议,并且在一八八八年在伦敦召开了一次会议。这些会议的报告表明整个西欧社会主义政党和工会有迅速的发展,而美国工人运动站在全世界战斗工人的最前线正向四处放射着光芒。工人们对国际团结的需要是迫在眉睫了。在新的基础上重新组织国际的时机终于成熟了,这一运动在一八八九年在巴黎召开的富于历史意义的大会上得到了实现。

卡尔·马克思逝世


  一八八三年三月十四日,世界无产阶级丧失了它的最伟大的领袖。卡尔·马克思与世长辞了,享年六十五岁。他在他过去几年居住的伦敦麦特兰公园路四十一号的寓所里,在他的安乐椅上安详地死去了。死亡的直接原因是内脏出血,显然是由于他的一个肺上的瘤子引起的。由于工作过劳和贫困,多年来他的健康一直在恶化中。一八八一年十二月他的爱妻燕妮和一八八三年正月他的女儿——也叫燕妮——两人的去世加速了他的死亡。所有政治思想家中最伟大的政治思想家就这样与世长别了。就是他为世界资本主义制度写下了灭亡的预兆。
  因为马克思有着黝黑的皮肤,他的亲密的朋友们都管他叫摩尔人,他生活朴素,他的埋葬也很简陋。除了恩格斯,弗雷德里克·勒斯涅尔和罗黑涅尔等共产主义者同盟旧日的同志外,还有他的两个女婿保罗·拉法格和夏尔·朗格,从德国来的李卜克内西以及两位著名的科学家斯宼尔勒麦尔(有名的化学家)和埃德温·雷·兰克斯特勋爵(杰出的生物学家)。三月十七日,他被葬在伦敦海格特公墓,现在墓前立着一个小小的碑文以志纪念。马克思的长年以来的朋友和战友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在这位争取人类自由的永垂不朽的斗士的墓前发表了下列赞扬死者的演说:
  正如达尔文发现生物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发现了直到最近还被思想体系的积淀所遮盖的一个简单的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而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所达到的经济发展的一定程度,形成一个基础,人们的国家组织、法律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便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因此也就必须由这一基础来加以说明,而不是像先前那样做得相反。
  而且不止于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由其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从剩余价值发现时起,这方面的情形立即明朗起来了,而先前无论是资产阶级经济学者或社会主义批评家所作的一切研究,却都是在黑暗中徘徊摸索。
  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有这样两种发现就已经很够了。―个人甚至只要能做出这样一个发现,就算是很幸福的了。但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部门中,——甚至在数学部门中,——都有独立的发现,而他研究的部门很多,并且他对其中任何一个部门都没有肤浅从事哩。
  这位科学巨匠便是这个样子。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科学在马克思看来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虽然任何理论科学中的每个新的甚至尚无从预见其实际应用的发现都使他感到异常喜悦,但当有了立即会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起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所感到的喜悦更是完全不同了。例如,他缜密地注意了电学部门中各种发现的发展,最近还注意到了马塞尔·德普勒所做出的那些发现。
  须知,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以某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国家制度的事业,参加只有他才第一次意识到本身地位和要求,意识到本身解放条件的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这实际上就是他毕生的使命。斗争是他得心应手的事情。而他进行斗争的热烈、顽强和卓有成效,是很少见的。第一次出版的‘莱茵报’(一八四二年),巴黎的‘前进报’(一八四四年),德文‘布鲁塞尔报’(一八四七年),‘新莱茵报’(一八四八至一八四九年),‘纽约论坛报’(一八五二至一八六一年),以及许多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及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一直到最后出现了作为集此一切大成的伟大国际工人协会,——这确实是创造者——即使他再没有创造过什么别的东西——可能引以自豪的事情。
  正因为如此,所以马克思是最遭嫉恨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是专制的或共和的——都曾把他驱逐出境,资产者——无论是保守的或是超民主的——都曾争先恐后地纷纷毁谤和诅咒他。他把这一切都曾当作蜘蛛网一样抹去置之不理,只是在万分必要时才给以答复。而现在他死去时,受到整个欧洲和美洲——自西伯利亚矿井至加利福尼亚止——千百万革命战友崇敬、爱戴和哀悼,并且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个人的仇敌恐怕是一个也没有哩。
  他的名字和他的事业将永垂不朽![5]




[1] 梅耶尔着”恩格斯传”,第二四六页,一九三六年纽约版。

[2] ”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选集”,第三三七页,纽约版。

[3] 梅林着”马克思传”。

[4] 斯德克罗夫着”第一国际的历史”,第三六六页。

[5] 恩格斯着”马克思墓前演说”,载”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两卷集),第二卷,第一六六—一六八页,莫斯科中文版。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