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曼德尔 -> 卡尔•马克思——《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词条

马克思的货币理论



  马克思的货币理论正如他的地租理论一样,都直截了当地运用了劳动价值论。因为价值仅仅是社会必要劳动的体现,那么,商品之间是按它们所包含的劳动量的比例进行交换的。铁与麦子交换是如此,铁与金子或银子的交换也是如此。因此马克思的货币理论首先是商品货币的理论。某一特定的商品之所以既能充当通用的交换媒介,又能起到货币的各种其他功能,恰恰是因为它是商品,因为它本身就是社会必要劳动的产物。这适用于贵重金属,也同样适用于古往今来曾起过货币作用于的所有各种各样的商品。

  因此,货币商品“固有”价值剧烈变动将引起总的价格水准的剧烈变动。马克思的货币理论认为,(市场)价格不过是在被选作为一种货币量度的货币商品的价值中商品价值的表现。如果1英镑等于1/10盎司黄金,那么,10夸特小麦的价格为1英镑这一公式就意味着生产10夸特小麦和1/10盎司黄金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等。开采金矿的平均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下降(例如由于较富矿脉被采尽的缘故),将导致平均价格水平的全面下跌,而所有其他东西却维持等价。同样,由于发现新的富金矿(例如1848年后的加利福尼亚;19世纪90年代南非的兰德),或者由于应用了突破性的新技术而使开采金矿的平均劳动生产率突飞猛进,所有其他商品的价格水平就会随之普遍提高。

  不考虑短期的波动,总的价格水平在长期内将根据工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与黄金开采(如果金是货币商品)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之间的关系而变动。

  由于黄金像其他一切商品一样具有内在价值,因此不可能发生黄金膨胀,正像不会发生钢铁膨胀一样。从供需的变化造成短期价格变化这一概念上来说,造成黄金价值的持续下跌(正如别的商品一样)的原因,只能是开采黄金的平均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而不是黄金“过量”流通于世。如果对黄金的需求不断下降,只会使生产率水平最低的金矿倒闭,间接地引起黄金价值的下跌。但是对于货币商品来说,如果黄金专门用来作为国内或国际通用的储备资金,那么,这种过量生产就不可能发生。因此,黄金总会找到买主,当然不管如何,其价格将稳定不变。(根据马克思的经济理论,“黄金价格”这一概念毫无意义。由于商品的价格就是用黄金价值表述的价格,因而“黄金价格”也就是用黄金价值所表述的价格,因而“黄金价格”也就是用黄金价值所表述的黄金价值。)

  纸币,即钞票,是一种代表一定量货币商品的货币符号。在上述例子中,一张1英镑的钞票代表1/10盎司黄金。这是一个客观的“生活现实”,没有一个政府或财政当局能随意更改,因而当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一定比例时,就会自然而然地导致总的价格水平的上升,而别的东西总是保持着平衡。假如由于纸币的流通量翻了一番而经济中所花费的全部劳动时间却没有明显增加,致使1英镑突然间仅能代表1/20盎司黄金,那么,价格水平也会趋于翻番。1/10盎司黄金的价值仍然相当于10夸特小麦的价值。现在1/10盎司黄金要由2英镑钞票而不是1英镑钞票代表时,10夸特小麦的价格就会从1英镑上涨为2英镑(在使用10进位制之前即每夸特从2先令上涨为4先令)。

  这并不意味着在纸币的问题上马克思本人变成了货币数量论的倡导者。他的纸币理论与货币数量论之间虽然有着明显的类似之处,但两者的区别主要是,马克思不认为发行的纸币量与经济的(包括价格水平)总动力之间存在着任何“机械的自动挂钩”。

  在马克思解释资本主义总体经济运转时,“其他条件相同”这一公式是毫无意义的。在真空里决不会发生纸币发行过量或不足。这种情况总是发生在商业周期某个特定阶段,以及更长的资本主义历史进程中的某个特定时期。因而它总是和利润、劳动生产率、产出以及市场情况(生产过剩或生产不足)的起落结合起来。只有联系这些变动,才能确定纸币“膨胀”和“紧缩”的影响,包括对总的价格水平的影响。关键的变化发生在生产领域内,而关键的综合后果却是反映在利润上。价格变动一般说来只是附带现象和信号。要解开这个症结,仅仅对货币量进行简单分析还不够。只有在纸币发生极端膨胀时,情况才有例外;而且,即使发生了这种不正常情况,相对价格变动(不同商品价格增长的不同程度)也仍然会证明,最终还是取决于价值规律,而不是中央银行或任何其他当局在控制或发行纸币方面的武断决策。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