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为着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目标组织集体学习,有两种最常见的形式:其一是读书学习小组,针对一份或一批材料各自发挥讨论共同进步,注重自由发散、参与的活跃性及其持续,其二如讲习所、夜校、学习班之类的开班授课,由老师主讲理论或实践的某种专门知识,以实现特定预期。当然,这两种形式都应该让学生积极代入,注重课堂互动、学风民主。但确又存在教学上的区别。
自1990年代末中国左翼运动兴起至今,以上两种学习形式在进步青年中都已出现过很多,但是根本的局限性在于:这些学习绝大多数都是学生之间、或在左翼知识分子指导下,只为着思想理论教育或充其量是一般社会运动(比如说公益、支农、乡建等)目标而组织起来的。由于这种局限性,学生和知识分子倾向自由散漫的风格,借由阶级斗争自觉动力松懈的情况,使人更不易理解和接受工运必需的集体主义纪律性。本文对于中文世界读者的突出价值在于,作者詹姆斯·坎农是二十世纪前期国际工运中最具战斗性之一的美国激进工人运动的杰出组织者(当时坎农还不属于尚未出现的托派,而是处于地下状态的美国共产党的公开组织“工人党”的教育主任)。坎农这篇短文明确指向开班授课式的学习组织方法。要提醒读者的是,坎农谈得很细,我们把它译出来决不是要、也不可能巨细无遗地包办替代当代青年的学习实践活动,坎农的学习班方法体现着美国工运当时组织学习的自觉务实精神——正如他在文中所说——“学习班工作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领导和课堂纪律”。须认识到,产业工人阶级及其工人运动天然要求的集体主义纪律应是自觉的纪律,而非强迫的纪律。
目前中国处于有组织工人运动呼之欲出、共产主义工运有待生根发芽的大时代,近几年各地“工业区前线”亦隐约出现了面向激进工运的零星读书小组。但总体而言,坎农所说开班授课所需的合格工运资历的强势型传授者,仍在成长阶段。但在香港台湾等可有效影响大陆的中文地区,近年来自由主义社运及改良工运再度兴起,革命社会主义者应在集体学习方式上批判地继承赤色工运的传统。
编校者&.译者
2012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