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参考图书·左翼文化

列宁、希特勒和斯大林时代的乌克兰

﹝加拿大﹞约翰·保罗·希姆卡(John Paul Himka)

2023年7月10日



  米勒 译、余音 校


  与许多其他国家一样,乌克兰人希望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秩序瓦解的契机来建立自己的国家。尽管芬兰人、爱沙尼亚人、拉脱维亚人、立陶宛人和波兰人完成了这项任务,其他东欧国家也组成了联邦(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但乌克兰却未能获得独立。尽管如此,但还是产生了或许会被人称为「历史安慰奖」的结果。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列宁违背其党内大多数人的意愿,坚持认为乌克兰的民族愿望必须得到承认。这种承认最终是以苏维埃乌克兰共和国的形式产生的。除此之外,列宁还坚持「本土化」(indigenization)的原则,所以在乌克兰就理所当然地采取了「乌克兰化」(ukrainization)的形式。
  「乌克兰化」并未持续很长时间(大约10年左右),但那却是一个文化大发展的时代。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苏维埃革命前,乌克兰的民族文化就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尽管这种进步仅限于加利西亚(Galicia)地区。当时,已经出现了一家非常专业的乌克兰日报;世界文学的瑰宝也正在被翻译成乌克兰语;乌克兰语的原创文学亦蓬勃发展;女权主义运动开始出现;相当于科学院的机构在利沃夫(Lviv)业已成立。
  在上世纪20年代,苏维埃乌克兰的巨大创造力是令人惊叹的。历史学家米哈伊洛·赫鲁舍夫斯基(Mykhailo Hrushevsky)持续创作的鸿篇巨制,一部多卷本的乌克兰历史,最近被完整地翻译成了英语。他和乌克兰科学院的其他著名乌克兰学者撰写了大量极具价值的乌克兰民族志、语言学和历史学著作。

  迈科拉·斯凯普尼克(Mykola Skrypnyk)
  上世纪20年代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和乌克兰化的主要倡导者


  这些学术研究成果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乌克兰学家(Ukrainianists)至今仍然经常查阅(consult)这些成果。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成果,包括先锋文学、电影、戏剧和视觉艺术。「乌克兰化」所带来的文化刺激给加利西亚(当时已并入波兰)的乌克兰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加利西亚上世纪20年代的主要趋势是亲苏主义(Sovietophilism),许多受过教育的乌克兰人移民前往苏维埃乌克兰寻找就业出路。如果这种情况当时能够继续下去就太好了。

  乌克兰饥荒/种族灭绝的受害者
  由于饥饿死于哈尔科夫(Kharkiv)街头,1933年


  可惜,斯大林巩固了他对党的控制,推翻了列宁主义的民族政策,并采用前所未有的暴行镇压乌克兰的文艺复兴。已经来到苏维埃乌克兰的加利西亚人,几乎无一例外地被处决了;活跃在上世纪20年代的绝大多数作家、艺术家、学者以及为他们的工作提供便利的党员也同样遭此下场。这其中有一些人宁愿开枪自杀也不想被逮捕。乌克兰自治东正教会(Ukrainian Autocephalous Orthodox Church)的成员和神职人员——他们是对东正教进行的彻底的民主和人道主义改造的结果——均被处决或送往劳改营。许许多多被定义为「富农」(kulaks)或「人民的敌人」的乌克兰人被驱逐到古拉格集中营或特殊定居点。
  尽管早已名存实亡,但「乌克兰化」在1933年还是被正式终止了。一个鲁莽且残忍的集体化项目在1932至1933年引发了一场大饥荒,其结果是导致大约400万乌克兰居民死亡。尽管大饥荒对苏联的其他地区也造成了影响,乌克兰却单独受到了极其苛刻的对待,这一区别对待是对乌克兰前景(aspirations)进行镇压的一部分。
  斯大林的罪行彻底熄灭了加利西亚的「亲苏主义」。乌克兰左翼分子在该地区仍然继续存在,但他们已不再寻求与「现实中存在的」(real-existing)苏维埃乌克兰之统一。与此同时,右翼势力正在壮大。乌克兰民族主义者组织(Organization of Ukrainian Nationalists (OUN))于1929年成立了。该组织尤其吸引了参与过乌克兰独立斗争的、失望的退伍军人,以及身在战时波兰并且遭受到歧视的青年学生和毕业生。起初,这些民族主义者向法西斯意大利寻求启发,但在1933年,他们将更多目光投向了国家社会主义者刚刚掌权的德国。希特勒是反苏联和反波兰的,显然他是他们敌人的敌人。于是,对这个潜在盟友的迷恋导致乌克兰民族主义者组织中产生了强烈的反犹主义(antisemitism)和仇外心理(xenophobia),以及对暴力和征服的幻想。

  德国人1941年6月抵达利沃夫之前,被NKVD杀害的囚犯
  译注:NKVD,即苏联在斯大林时代的警察机构——内务人民委员部


  斯大林在1939年与希特勒结盟后,他得以强占「西乌克兰」,将其并入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Ukrainian SSR)。在苏联统治加利西亚21个月的时间里所发生的激烈的暴力事件和大规模的驱逐行动,其中包括谋杀了大约1万名政治犯,彻底浇灭了乌克兰民众中亲苏情绪的余烬。所有之前存在的乌克兰协会组织——童子军组织、信用合作社、音乐协会等等——都被解散了,所有的乌克兰媒体和政党也同样遭此厄运。在这场镇压海啸中唯一幸存的,是其骨干成员拥有20余年地下活动经验的乌克兰民族主义者组织。当乌克兰民族主义者组织认定的盟友——纳粹德国——于1941年入侵苏联时,该组织实施了其谋杀计划,该计划在对非乌克兰人(包括数以万计的波兰人)的大屠杀和种族清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4年夏天,红军重新征服了整个乌克兰。他们遇到了一场由乌克兰民族主义者组织领导的,花费他们数年时间才成功镇压的反苏起义。当然,他们采用了他们一贯的残暴。反苏起义为乌克兰民族主义者组织吸引了许多新成员的加入,而大多数人将在古拉格劳改营至少渡过数年时间。


  原文链结:The Ukrainian Nation in the Time of Lenin, Hitler, and Stalin
  关于作者:约翰·保罗·希姆卡(John Paul Himka)是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历史学名誉教授,著有《加利西亚的社会主义》(Socialism in Galicia )和《乌克兰民族主义者与大屠杀》(Ukrainian Nationalists and the Holocaust)等著作。